你看懂了嗎?
互聯網時代的人們,已經喪失掉閱讀的能力了。
從猿到直立行走的人,大概用了五百萬年的時間,而人類有了手機之後,從擡頭挺胸變成低頭行走,隻有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讓人不禁感歎,這究竟是進化還是退化?
對于9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群來說,童年時代大多是與閱讀為伍的,或許那個時候沒有很多精美且豐富的書籍,但是一兩本小人書、連環畫,或者是半懂不懂的名著小說,也能打發半日時間,在書海中翺翔,帶給内心充實和快樂。
反觀現在的孩子,幾乎人手一台平闆電腦或者智能手機,玩着遊戲或者刷着并不符合他們年紀的短視頻,讓人感到可悲又可歎,不僅這個時代的成年人被手機“綁架”了,連孩子也沒有放過。
很多人會反駁,科技的進步是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在手機上讀書與抱着一本紙質書,不是一樣的嗎?當然不一樣,嚴格意義上來說,網絡上的文章并不能稱為知識,它沒有體系和結構,隻能被叫做資訊。如果将閱讀比作一餐正餐,那麼在手機上閱讀的東西,則是一頓快餐。
人們對文字的感知能力越來越遲鈍了,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來自波蘭的藝術家帕維爾·庫欽斯基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這位擅于用插畫的形式,諷刺揭露現代社會問題和弊端的藝術家,創作了一組關于閱讀的插畫作品,每一幅都富含深意,讓人在看過之後,能夠産生反思和共鳴。
在帕維爾·庫欽斯基看來,閱讀的能力一定不能被喪失,每一個人都應該多讀書,讀好書,一本好書中的養分,可以滋養一個人的一生。多年之後,如果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紙質書籍都被抛棄了,那人類離終結也不遠了。
互聯網時代帶給人們很多的利好,但是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時刻保持清醒,分清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解讀一下,這位藝術家的諷刺插畫中,都有着怎樣的内涵吧?
1、灌溉。
2、攀登。
3、捶打。
4、抛錨。
5、他人傳授與自我獲取。
6、沉沒。
7、蹦極。
8、跳水。
9、航行。
10、小雞啄米。
11、書帆。
12、海底。
13、潛水。
14、鳥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