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知豆在杭州為我們帶來了旗下最新的一款産品知豆D3,這款新車的續航水平翻了一倍,價格卻也随着水漲船高,兩款車型補貼後分别售8.98萬及10.98萬。
一直緻力于城市微出行、打造兩門兩座小型純電動汽車的知豆在此領域可以說是成功的。截止到2017年10月末,知豆D2在前十個月總銷量為37093台,僅次于北汽的EC系列,位列單車型銷量排名第二位。無論外界對其産品的評價如何,知豆憑借D2五萬塊左右的較低售價、小巧的車身獲得了不少有新能源占号需求、購買家庭第二輛代步車的消費者青睐,坐穩了微型純電動汽車領域的霸主地位。
早在2016年初,我們受邀參觀知豆電動汽車蘭州工廠時,知豆官方就曾透露,下一代新車型續航将達到300km,并且在各方面均會有非常大的提升。不過以當時知豆留給各位媒體們的印象來看,大家對這一消息并沒有太感興趣,“不過是給D2換個殼子,加些電池而已嘛”...
甚至在知豆D3的諜照被曝光時,多數人(比如我)繼續以為這仍将是一款售價5萬,平淡無奇,主要走量的純電動小車。直到11月10日,正式量産版知豆D3在杭州與我們見面時,我才知道,這次知豆要玩真的了。
相比D2,知豆D3除了價格外,自然在其他所有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從外觀内飾的設計、裝配工藝、科技配置到人工智能交互系統,知豆D3會讓你一改之前對其的固有印象。
尤其是在科技配置方面,知豆D3做到了對手有的我都有,對手沒有的我還有。從基礎的真皮多功能方向盤、無鑰匙進入、無鑰匙啟動、自動空調、座椅加熱、轉向輔助照明、PM2.5空氣淨化等,到比較具有科技感的車道偏離、防碰撞預警、4G車載wifi、内置行車記錄儀、旋鈕式換擋及個性化智能語音控制系統,知豆D3已經從一輛滿足日常代步的微型小車,晉級到了一款精緻其頗有科技時尚感的品質微型電動汽車。
當然,知豆D3此次的重點顯然是在動力層面,換裝了由多氟多提供的高密度三元锂電池後,知豆D3的續航水平得到了成倍的增長。其中豆牛士版搭載電池23kWh,聖豆士版為33kWh,豆牛士版車型綜合工況續航210km,等速下最高280km;知豆D3聖豆士版綜合續航310km,等速下最高380km。
對于一款微型電動汽車來說,達到300km的續航水平知豆D3還是頭一份兒。
說了不少的好話,下面就到了“但是”的時間了。
知豆D3的進步顯而易見,同時對于其較為“離譜”的售價,也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正式上市當天公布完終端售價後,知豆車友群裡就有老車主吐槽:10多萬讓我買一輛知豆,我瘋了啊!?
以知豆D3聖豆士版10.98萬這款車型為例,同樣價格,在北京地區可以買到北京現代伊蘭特EV(4S報價10.7萬),而後者是個合資品牌的A級車。如果再稍加幾千到一萬塊,就有吉利帝豪EV300、江淮iEV7S和長安CS15EV可選,這三位的口碑和空間可要比知豆D3強了一大截。
那麼知豆為什麼要給自己定這樣一個“高的離譜”的價格呢?
可能不少消費者不知道,知豆電動汽車還是個“外來戶”,在知豆還沒有取得國内生産資質前,主要是靠出口海外并用于租賃用車,直到後來與衆泰、吉利等合資,才正式進入國内。
知豆D3在海外分時租賃市場對面的對手則是全新Smart,據相關媒體報道,知豆D3不僅在使用成本、能耗水平上具有極大優勢,在諸如車内靜谧性、動力性及制動表現上均超過Smart車型。
而這樣一款綜合表現出色的車型,知豆拿來國内自然是不甘心在讓其走性比價路線的,必然需要D3為其拉高品牌,提升檔次。從知豆D1開始,一直走平民化,主打性價比的路線雖然讓知豆在銷量上收獲頗豐,但是對于一個謀求長遠發展的汽車品牌來講,這種品牌定位對其是相當不利的。對此具有相同想法的北汽新能源已經早一步開始着手,利用旗下ARCFOX品牌,推出了一款精品小型電動汽車LITE,且同意售價不菲。
對于知豆D3和北汽LITE來說,目前存在的共同困難就是如何讓用戶買賬,并在用戶不買賬的這一段時間内活下去。在這一點上,兩者可謂心有靈犀,不約而同的采用了同一種解決辦法。
北汽LITE利用同屬北汽集團的輕享出行,暫時解決了産品去向問題。知豆則在正式上市當天,與小明出行簽約了一萬台購車協議,小明出行與知豆的背後都有多氟多參與其中。
未來在電動汽車市場更成熟、用戶需求更明确的時候,相信這種售價不低,品質卻可以保證的精品小車可以逐漸被用戶接受,但這段時間顯然不會很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