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草、鲢、鳜、鯉、鲫等淡水魚為原料,鹽腌後曬成水産品。
制作方法:
1、剖割:按照魚類大小分别采用背剖、腹剖和腹邊剖三種形式。背剖,一般用于魚大肉厚的。剖割時從魚背鳍下第二鱗片進刀,刀至魚頭骨時,微斜在頭骨正中切開。除去内髒及牙墩,把脊骨的血污及腹内黑衣粘膜,用刀片輕輕刮去。若魚身較大,應在脊背骨下及另一邊的肉厚處,分别開吞刀、夾刀及片刀,使鹽水易于滲透。魚小肉薄的,可采用腹剖。
2、洗滌:剖割後在血液凝固前,用刷子逐條地在清水中洗刷去血污、粘液,放進筐内,滴幹水分,即可進行腌制。
3、鹽腌:根據魚體大小确定用鹽數量,一般每100千克魚用鹽18~24千克。冬、春季偏少,夏、秋季節偏多。
4、曬幹:魚出鹵時,滴幹鹵水後,排放于曬魚簾上。魚鱗向上,曬1~2小時後翻成肉面向上,曬至中午時,将魚收進室内讓其涼至下午3~4時,利用弱陽光再曬。經過2~3天曬至魚肚魚鰓擠不出水分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