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燒餅,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但其實武大郎根本就不賣燒餅,他在《水浒傳》裡賣的其實是炊餅。
炊餅和燒餅有區别嗎?當然有。炊餅是蒸熟的,燒餅是烤熟的。炊餅是單層的,燒餅是多層的。最明顯的區别是它們的長相,炊餅上面圓圓鼓鼓,下面平平展展,長相豐滿,而燒餅就是扁扁的一張大圓盤。
簡單來說,燒餅是燒餅,而炊餅卻是饅頭。
炊餅怎麼會是饅頭呢?它名字叫作“餅”,難道不應該是扁扁的大圓盤?事實上,它還真不是大圓盤。在宋朝市面上,叫“餅”的食品至少有幾十種,除了“胡餅”,長相扁扁的并不多見。比如“索餅”指的是面條,“環餅”指的是麻花,“糖餅”指的是方糕,“乳餅”指的是奶豆腐,這些餅跟我們現代人心目中那些扁扁的食品都沒有關系。
宋朝人心目中的餅,既可以扁,也可以圓;既可以是圓柱體,也可以是正方體,總之沒有固定的形狀,反正隻要是用面粉或者類似面粉做成的主食,都可以叫“餅”。像武大郎賣的炊餅,無論在北宋,還是在南宋;無論在元朝,還是在明朝,一直指的是饅頭,跟燒餅扯不上什麼關系。
饅頭在北宋前期本來叫“蒸餅”,意思是蒸熟的饅頭。後來宋仁宗即位,他名叫趙祯,“祯”跟“蒸”發音很像,為了避諱,“蒸餅”就改成“炊餅”了(參見吳處厚《青箱雜記》)。
就算我們不憑考證,單靠常理推想,也能判斷出武大郎賣的不可能是燒餅。看過《水浒傳》的朋友都知道,武大郎每天起個大早,把做好的炊餅挑出去賣,總是賣到傍晚才回家(後來聽了武松的話,半天賣完,未晚便歸,結果被潘金蓮大罵)。我們知道,燒餅最講究趁熱吃,一涼就“皮”了,所以賣燒餅的都是站在路口邊烤邊賣,要是像武大郎那樣提前做好,再放進擔子裡捂半天,估計沒有人會去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