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永平縣鄉村振興

永平縣鄉村振興

時尚 更新时间:2024-06-10 09:23:32

原标題:平疇織錦繡 沃野好風光

——白銀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掃描

永平縣鄉村振興(平疇織錦繡沃野好風光)1

景泰縣五佛鄉水産養殖産業帶動效應明顯。

永平縣鄉村振興(平疇織錦繡沃野好風光)2

平川區“靈秀響泉”休閑長廊美景。

永平縣鄉村振興(平疇織錦繡沃野好風光)3

平川區“古韻陡城”旅遊景區民宿一角。

永平縣鄉村振興(平疇織錦繡沃野好風光)4

白銀區水川鎮大川渡村民俗演出。

永平縣鄉村振興(平疇織錦繡沃野好風光)5

靖遠縣高效農業示範園。

永平縣鄉村振興(平疇織錦繡沃野好風光)6

美麗鄉村——靖遠縣東灣鎮“稻香村·瓜園”稻田彩繪。

永平縣鄉村振興(平疇織錦繡沃野好風光)7

景泰縣小麥收割正忙。

永平縣鄉村振興(平疇織錦繡沃野好風光)8

白銀水川濕地公園。

永平縣鄉村振興(平疇織錦繡沃野好風光)9

會甯縣美麗鄉村柴家門鎮童家灣村一隅。

永平縣鄉村振興(平疇織錦繡沃野好風光)10

平川區小黃灣景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讓廣大遊客流連忘返。

永平縣鄉村振興(平疇織錦繡沃野好風光)11

白銀區水川鎮蔣家灣——雲客小鎮。

近年來,白銀市深入踐行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切入點,堅持規劃引領、示範帶動,集中力量創建美麗鄉村,環境美、産業優、生活好、鄉風淳、文化厚的幸福和諧美麗宜居鄉村正在形成。

白銀市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突出規劃引領作用,遵循不搞大拆大建,确保開發與保護同步推進的原則,以科學規劃為先導,一張藍圖繪到底,久久為功搞建設。同時,補齊人居環境短闆,堅決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硬仗,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好頭、起好步。白銀市還發揮示範帶動效應,優先把黃河沿線打造成美麗鄉村建設的示範帶、鄉村振興的先行區,打造了以“六朵金花”“水韻獨石”等為代表的一批具有鮮明地域風情、田園特色的美麗鄉村精品特色村。目前,全市累計建成美麗鄉村169個,評定五星級鄉村50個。

白銀區:寫“幸福密碼” 繪“美麗篇章”

近年來,白銀區将鄉村旅遊作為支柱型産業來培育,按照“一區兩帶四融合六金花”的發展思路,強基礎、美環境、聚人氣,精品美麗鄉村串點成線,金溝河一灣碧波融山攬水,沿黃生态旅遊和“美麗經濟”蓬勃興起,展開了鄉村振興的絢麗圖景。

白銀區緊盯鄉村振興目标,精心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産業旺、文化興的美麗鄉村,“六朵金花”聞名遐迩。沿金溝河畔、白榆旅遊公路直下,石村·萱帽塔、鄉坊·強灣村、桃園·羅家灣、花村·顧家善、大坪·農業園……遊客們在山水中盡享悠閑時光,體會風土人情,镌刻鄉愁、鄉味、鄉韻和鄉情。

初秋時節,地處大坪農業園區的鳳園花海遊人如織,絢爛奪目的花海與藍天白雲交織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吸引不少遊人駐足,拍照留念。園區以日光溫室蔬菜和特色林果為主導産業,采取“園區 公司 農戶”的運行模式,将鄉村休閑旅遊作為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打造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休閑旅遊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今年,大坪花海景區全新升級,星空木屋别墅亮麗登場。

顧家善村煙柳碧樹、小橋流水,紅花香草、白牆灰瓦,光陰雕琢的巷陌喚起遊人心底的濃濃鄉愁。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沿河小村,成為全區美麗鄉村“代言人”,顧家善的改變,得益于美麗鄉村建設的催化和提升。幾年前,這裡的村民收入來源主要靠種植大棚蔬菜和外出打工,村子裡冷冷清清。如今,火熱的鄉村旅遊,讓不少出去的年輕人選擇了回鄉,他們帶着新觀念、新思路,借助鄉愁鄉韻,做起了“美麗”文章。

在強灣鄉羅家灣,山坳坳裡的200畝核桃樹成了村民們名副其實的“搖錢樹”。得益于多年生态治理和美麗鄉村打造,如今綠水青山的羅家灣,發展起了集核桃采摘、餐飲休閑、垂釣養生于一體的鄉村旅遊産業。原本貧瘠的鹽堿溝變成生态宜居、富裕興旺的“幸福桃園”,讓村民緻富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寬。

這個季節,徜徉在黃河假日城濕地公園,讓人心曠神怡,美好自來。黃河假日城濕地公園依托豐富的生态資源和深厚的康養積澱,有力助推鄉村旅遊、生态旅遊、文化旅遊、康養旅遊等業态融合發展。十裡黃河風情線與十裡櫻花大道形成環路,千畝荷塘鑲嵌其中,驚豔了時光。

綠水青山蘊藏“幸福密碼”。白銀區以“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以“美麗資源”催生“美麗經濟”,旅遊經濟呈現蓬勃發展勢頭。如畫的金溝願景正在日益清晰,動人的“六朵金花”競相綻放,未來可期的雲客小鎮跨步前行……而今,青山綠水鋪就的幸福底色在這片沃土上,化為一個個生動的實踐,在新時代譜寫下華麗篇章。

(包興鵬)

景泰縣:建設到經營 “美麗”再升級

“隻有做好經營文章,把美麗鄉村從生态要素、生活要素向生産要素轉化,才能讓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讓美麗鄉村既帶來幸福又帶來财富。”這是浙江吉安的經驗之談。景泰縣擇善而從之,擇優而學之,正在走向從建設美麗鄉村到經營美麗鄉村的華麗轉身。

喜泉鎮大水公式村借勢大敦煌影視城,以“石頭部落·隴中名驿”為主題,以“一線四區六元素”(沿省道201線為規劃中軸線,打造大敦煌影視文化區、億源山莊休閑度假區、大水公式民宿田園體驗區、現代陸港服務區四大區域,突出石頭水面、民宿民俗、影視拍攝、陸港服務、生态花海等六個元素)為總體布局,打造獨具西北特色的民宿集群、民俗村落。“青舍”“公式畔·墨苑”等6戶農家樂已對外開放運營,大水公式村成了集旅遊休閑、鄉村田野、通道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旅遊服務村。

中泉鎮紅岘台村以“石林驿站·桃花谷邸”為主題,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休閑觀光農業,打造“歸園民宿、野食派餐、休閑體驗”三個産業發展區,集合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要素,聚力打造西北首家村級婚紗攝影外景地,遠景規劃發展婚嫁用品專業強村。

中泉鎮趙家水村發掘紅西路軍組成地優勢,通過遺迹修複、環境整治等綜合措施,與紅西路軍尾泉戰役遺址、西番窯遺址、國家雪上項目訓練基地、桃花村紅岘台等優質旅遊資源相結合,緻力于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草窩灘鎮西和村依托全縣枸杞發源地和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龍頭資源優勢,動員全村上下參與到“改良枸杞品種、重塑枸杞品牌”和“營建精品民宿、打造休閑鄉村”兩項勞動創比中來,努力實現“一杞一遊一世界”的規劃願景。

成蔭梧桐好栖鳳。自2014年以來,景泰縣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強産業,三年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時序和“主題風貌鄉土化、整體氛圍鄉愁化、再造元素差異化、訪客體驗互動化”的“四化”建設要求,以“拆亂拆殘拆違造綠造林造景”等“三拆三造”為手段,創新思路,将農村“三變”改革貫穿于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廁所革命及産業扶貧等各項工作,突出“抓産業、強造血”,通過推動農村各類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力促建設村自身具有“造血”功能,逐步從“整治環境”到“利用環境”、從“建設美麗鄉村”到“經營美麗鄉村”轉變,形成“建設一個、經營一個、管護一個、盈利一個、盈利再投入一個”的良性循環發展模式,保證一次投資,長期收益,全面帶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民脫貧緻富、鄉村實現振興,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标。(俞保榮)

平川區:築夢田園間 鄉韻悠且長

山澗泉水潺潺如八音奏鳴,整潔的村莊生機盎然,綠樹紅花掩映着一棟棟嶄新的農家小院,和煦的東風拂過一張張樸實的笑臉……沿着嶄新的公路進入陡城村,一路向前,一路美景。置身于這如詩如夢的田園山水畫之中,就是平川區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幅幅現實圖。

陡城村曆史悠久,文化積澱厚重。其因水而生,因軍事而興,因商貿而繁榮,因文化而傳承。今日之陡城,随着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實施,駛入美麗鄉村建設的快車道。通過建設一門、兩條路、一河、一橋、兩城、一泉、一莊、一灣、三園、一市、一場、一堡、一館、兩台、一院、一坊、一街、一宿等景觀,平川區全力建設金安古鎮·陡城村,打造西北最美的4A級景區,讓鄉村變美景、讓美景變“錢景”。

美麗的母親河牽着金安古鎮·陡城村的姊妹——鹯陰古渡小黃灣盈盈走來,“夢回千年兮征夫徙軍過,潇潇馬嘶鹯水寒……”一首“古渡之戀”唱盡了她的獨特魅力。

平川區立足小黃灣村,河、田、石、山相結合的獨特禀賦,充分挖掘其曆史文化資源,依托鹯陰古渡、古村落、百年梨園、黃河水車等地域特色,打造出文旅融合的美麗新鄉村。現已完成摩崖石刻、兒童樂園、水上樂園。濱河大道等基礎設施,為遊客提供了舒适的遊玩環境。

白牆黛瓦,池水青綠,藍天白雲,楊柳依依,小橋流水人家,遊客三五成群……夕陽西下,走進隴上泉村·響泉村,秀美的風光讓人如癡如醉。被譽為“隴上泉村”的寶積鎮響泉村正徐徐展開一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

響泉村以“泉”文化、“陶”文化和“古”文化為基調,在響泉大道、公園路和懷遠路等環線重點打造沿途風景線,建成駝隊、月牙泉瀑布、音樂噴泉等景觀十餘處。改造提升響泉公園,修建民宿、遊客接待中心、旅遊廁所、采摘園等配套設施,全力建設西北唯一的泉文化博物館,現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及旅遊景區。

平川區不僅注重改善鄉村面貌,還着眼鄉村産業發展,通過土地流轉、産業結構調整等方式,推動“農業 旅遊”融合發展。觀景台、采摘園、稻香園、書畫院、民宿、手工坊、跑馬場……鄉村美景數不勝數,臊子面、涼皮、苦苦菜、農家石闆鍋盔、山羊肉、黃河鯉魚、手工醋醬、麻腐包子等各色美食讓人垂涎欲滴。“面子”和“裡子”都美起來,遊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群衆增加的不僅是收入,更多的是滿滿的自豪感、幸福感。(馬軍華)

靖遠縣:農文旅融合 山水景如畫

“詩畫田園、魅力東灣。”發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靖遠縣東灣鎮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因黃河由西而來至此轉北流去,呈彎形,又位于靖遠縣城之東而得名。從靖遠縣城出發,沿南濱河路向東北方向前行,看見道路兩邊紅彤彤的彩椒,那便是靖遠縣東灣鎮了。

東灣鎮鄉村旅遊起步早、發展快。早在2018年,東灣鎮立足“打造設施蔬菜名鎮、建設縣域副中心城鎮和沿黃風情旅遊特色小鎮”的發展定位,在三合村成功打造了集農業旅遊、文化娛樂、科普教育、休閑度假、戶外運動為一體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白銀東灣高效農業示範園。至此,東灣鎮鄉村旅遊迅速走紅。

如今,東灣鄉村旅遊品牌不斷深入人心。但随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大衆消費需求的變化,傳統的鄉村旅遊很難有所突破。

如何破題?在不斷探索和實踐中,東灣鎮走出了一條農文旅深度融合的發展之路,為鄉村旅遊注入了新活力,實現了新發展。

一村一幅山水畫,一戶一處田園景。依靠好山好水好資源,東灣鎮厘清原來鄉村遊“散、小、亂”的狀态,以全域旅遊為總基調,圍繞“詩畫田園、魅力東灣”定位,全力推動鄉村旅遊向内容化、品質化、品牌化方向轉變。

初秋時節,打卡東灣鎮瓜園村,領略風景如畫的田園風光,品嘗風味獨特的農家美食,感受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體驗鄉村特色農家民宿,漫遊鄉村旅遊景點,處處呈現出美麗如畫的景象。

現在,東灣鎮已成為知名的鄉村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令遊客盡興而來、滿意而歸,也讓越來越多的群衆共享旅遊産業發展成果。

“咱們這個稻香農家樂試營業一個多月,大概一天能接待三十幾桌人,營業額差不多1萬多塊錢。”瓜園村稻香農家樂負責人展複健說。

鄉村旅遊的蓬勃發展,盤活了鄉村閑置資源,促進了産業結構優化,把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成為傳承鄉村文化、留住鄉愁記憶的新載體,将綠水青山的潛在優勢變成了金山銀山。

從一個傳統的鄉村旅遊景點,到如今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特色小鎮。“融合”是東灣蝶變的引擎,亦是東灣鄉村旅遊發展的不竭動力。

美麗東灣,鄉村正興;旅遊小鎮,未來可期。從“點上發力”到“面上開花”,東灣鎮鄉村旅遊發展開始邁上新台階,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魅力東灣,正在成為令人向往的旅遊勝地。(黃兆國)

會甯縣:鄉村留鄉愁 蝶變有詩意

你心目中的美麗鄉村是什麼樣的?是“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的幽雅,還是“風度平生友,鄰居幾十家”的鄰裡關系?

在紫香·童家灣,你想要的美好都能實現。在這裡,戶戶花開,家家成景,可謂“借景入室,開窗成畫”,生動诠釋了生态秀美、村容整潔、鄉村文明于一體的美麗鄉村建設目标,讓這裡既有顔值,更有内涵。

來自酒泉的遊客任榮娟說,紫香·童家灣似乎是一處久違的世外桃源。這裡的民宿别具一格,庭院深深、時光幾許,院落裡花開正豔、芳香彌漫,能讓人産生一種悠然惬意的靈動感。利用周末,來到這裡切身感受久違的花香和惬意的時光。

大河、古道、小徑環繞,綠樹、花開、流水潺潺,一切美好,源于人們内心對這方故土的深情。在這片感恩的黃土地,人們細數時光,重拾鄉愁。

“現在的日子好得很!以前我住在窯洞裡,‘晴天一身土,下雨兩腳泥’,茅房還臭得很。現在我住上了磚瓦房,還有沖水式廁所,真是想都不敢想這輩子能有這樣的好生活。”91歲高齡的何家門村老支書李應福說。

如今的紫香·童家灣,房前屋後幹淨整潔、鄉間村道曲徑通幽、蔬菜大棚成行連片、農家小院精美舒适……

這一切變化,源于當地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紫香·童家灣就是依托鄉土文化資源,大力發掘内生潛質,以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為追求,實現完美蝶變的一個生動範例,也當之無愧成為會甯縣美麗鄉村建設先行先試的一個見證。

近年來,會甯縣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融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一體謀劃、一體部署,同生态環境保護、農業新産業新業态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緊密結合、統籌推進,全縣美麗鄉村如雨後春筍般蓬勃湧現、燎原成勢。

目前,全縣先後打造了厍弆、甘溝五十鋪等7個精品特色村,郭城紅堡子、河畔馮家堡等12個美麗宜居村,翟所張城堡、新添道口等11個美麗達标村,楊崖集、蘇家堡等5個特色小鎮,成功創建省級美麗鄉村12個、市級美麗鄉村26個,積極構建布局美、産業美、環境美、生活美、風尚美的鄉村旅遊新格局。(魏永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