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丢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怕飯團為蛟龍所食,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屈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