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普通電腦系統硬盤

普通電腦系統硬盤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7-20 02:14:25

什麼是硬盤

硬盤有機械硬盤(HDD)和固态硬盤(SSD)之分。機械硬盤即是傳統普通硬盤,主要由:盤片,磁頭,盤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接口,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

硬盤是主要的電腦存儲媒介,硬盤相當于計算機的倉庫,操作系統、安裝的軟件,還有文檔、資料等等,都是以數據(0和1)的形式存儲在“倉庫”中的。

軟件的運行也是把數據先調入内存,CPU是和内存進行數據交互,最後的結果才放入外存即硬盤。

所以硬盤是電腦不要分割的重要硬件之一。

故事的開始

1956年,IBM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硬盤,名為350RAMAC。這塊硬盤由50片直徑達到24英寸的盤片構成,擁有兩個冰箱大小的體積并且重量達到了上百公斤,不過它隻能提供5MB的容量,幾乎一張高清照片的大小。雖然臃腫龐大,但350RAMAC的誕生,卻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步。

普通電腦系統硬盤(電腦硬盤曆史)1

圖為:IBM 350RAMAC硬盤

1973年,同樣是IBM,推出了“溫徹斯特”硬盤,也稱溫盤。這塊名叫3340的硬盤,開始塗磁性材料,擁有兩個30MB的存儲單元,并且在同一個軸上裝了幾片盤片,使得硬盤的體積大大縮小,成為現代機械硬盤的雛形。

普通電腦系統硬盤(電腦硬盤曆史)2

圖為:IBM 3340硬盤

不過在這個時期之前,硬盤還隻是應用于工業領域。同時期,薄膜磁頭技術誕生,它不僅能顯著減少磁頭和磁片的距離,讓硬盤體積進一步縮小,還能增加存儲密度,提高硬盤容量。IBM的3370便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薄膜磁頭技術的硬盤,它最多能存儲571MB的數據,最高可擴展到4個存儲單元并能和IBM System/30中型電腦搭配。

普通電腦系統硬盤(電腦硬盤曆史)3

圖為:薄膜磁頭演示

民用開始的故事

1980年,世界上第一款GB級容量的硬盤誕生,但由于它的重量過重,想要民用還是不太現實。因其重量為550英鎊(約250公斤),售價為4萬美元

普通電腦系統硬盤(電腦硬盤曆史)4

圖為當時硬盤

同年,由前IBM員工創立的希捷(SEAGATE)公司開發出5.25英寸規格、容量5MB的硬盤,這是首款面向台式機的産品。它的出現推動了整個PC界的變革,世界從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象征着家用硬盤的時代已經到來。

普通電腦系統硬盤(電腦硬盤曆史)5

進步的開始

1984年,東芝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所工程師舛岡富士雄博士基于浮栅晶體管技術,在IEDM1984會議上首先提出了閃存(Flash Memory)的概念,為SSD的誕生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普通電腦系統硬盤(電腦硬盤曆史)6

基于此,英特爾在1986年成立了SSD(固态硬盤)研發部門。90年代,Flash SSD誕生,并在90年代末逐漸取代RAM SSD(世界上第一個固态硬盤驅動器),成為了SSD市場的主流。由于它的特點是斷電後數據還在,就此Flash SSD正式成為HDD真正意義上的對手。

硬盤的種類:

固态硬盤(SSD)采用閃存顆粒來存儲。

機械硬盤(HDD)采用磁性碟片來存儲。

混合硬盤(HHD)把磁性硬盤和閃存集成到一起。

最後:

不過相比容量上的大幅增長,機械硬盤受限于機械構造,速度上難以取得突破。于是從2009開始,SSD開始逐漸取代機械硬盤成為市場的主流。

希望這期文章對你了解硬盤有些幫助

我是小李我們下期見

(資料,圖源均來自百度百科、b站、知乎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