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天台山旅遊景區旅遊網

天台山旅遊景區旅遊網

旅遊 更新时间:2024-12-03 06:53: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天台山旅遊景區旅遊網(天台山文化旅遊暢想)1

天台山奇觀“石梁飛瀑” 資料圖片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東中部,西南與括蒼、雁蕩兩山相接,西北與會稽、四明兩山相連,向東北延伸入海形成舟山群島。

天台山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中華名山,堪稱佛教名山、道教名山以及“和合文化”名山。

天台山是古代詩人跋山涉水執着尋訪的目的地。李白、孟浩然等一大批傑出詩人,都曾沿着這條路,一路吟詠走向天台山,留下了許多脍炙人口的美麗詩篇。

在天台山留下蹤迹的曆史文化名人,代不乏人。擇其要者而言之,有幾個人物不得不提。曾四次得到皇帝诏見的唐代高道司馬承祯,遍遊名山之後,把他修道的地點選定在天台山。詩仙李白曾兩次來到天台山,寫下了讴歌天台山的不朽詩篇。“龍樓鳳阙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就是李白《瓊台》一詩中的名句。著名詩人孟浩然也慕名來到天台山,留下的詩篇中多次寫到天台山。隐居天台山的寒山子,曾經寫下“雄雄鎮世界,天台名獨超”“瀑布千丈流,如鋪練一條”等詩句贊美天台山。唐代高道徐靈府,曾經居于桐柏山元明宮,是最早的寒山詩集收集者。愛國詩人陸遊,在他23歲那年就來到天台山隐居。51歲被解除官職後,他到桐柏宮主持宮務。在天台山的歲月,令他終生難忘。直到晚年,他還寫下“但願此身無病,天台剡縣閑遊”這樣的詩句,真情回憶天台山。一代大儒朱熹在他44歲和54歲時,兩次主管桐柏宮,走過天台的山山水水。此外,元稹、劉禹錫、白居易、張佑、釋皎然、皮日休、陸龜蒙等唐代詩人,都留下了與天台山有關的詩。

天台山是浙東唐詩之路上的一座豐碑。建設和開發天台山,首先要明确定位,把天台山建設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地,并着眼長遠的大手筆規劃。

對于天台山的建設與開發,我認為桐柏山應當發揮龍頭作用。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宮可建成道教人才培育、道學理論研究、道教修煉養生和道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天台山大瀑布是桐柏山的重要一景,總高325米,最大寬度90米,九折而下,形成了頗有震撼力的高落差的瀑布群,十分壯觀。更為難得的是,瀑布向外噴灑,人可在瀑布之内沿着古道悠然行走,自内而外以獨特的角度欣賞瀑布,感受行走于瀑布之内的奇特體驗。我認為可在桐柏山上建築一些類似于古代茅蓬的場所,在文化氣息上把與桐柏山有關的曆史文化名人聯系起來,供道士修道、僧人修禅、學者修學;也可适當引進一些精品民宿,供普通遊客體驗桐柏山生活,把觀賞旅遊與深度體驗旅遊有機結合起來。

多年來,天台山文化旅遊面臨的最大困惑和難題是景點分散、主題衆多,難以打出一個有影響力且易于傳播的文化旅遊品牌。我認為,以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宮為核心的仙山文化旅遊區和以佛教天台宗祖庭國清寺為核心的佛國旅遊區,可以整合天台山的文化旅遊資源,握指為拳,衆星捧月,奏出強音。在把天台山建設成為以佛國仙山為主題的文化旅遊區時,應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注重文化的物化、活化與生活化,把佛國仙山天台山打造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别具特色的文化旅遊區。

值得一提的是,應把以桐柏山為主體的道教文化和以佛隴山為主體的佛教文化有機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相互聯系、相得益彰的文化旅遊區。目前,天台山大瀑布所流下的大量水流,尚未得以充分利用。應當考慮在桐柏山與天台旅遊集散中心之間建設一批文化旅遊設施,把從天台山大瀑布流下的水巧妙地利用起來,以水為媒,以水為景,山與水結合,山水與文化結合,仙山與佛國相連。苟能如此,則天台山佛國仙山這篇文化旅遊的大文章将會精彩絕倫。未來的以佛國仙山為主題的天台山景區可以組成一個文化旅遊綜合體,使天台山這座唐詩之路的豐碑更加吸引人,讓天台山作為唐詩之路目的地在浙東唐詩之路建設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