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中線開”這個打法。
衆所周知,S25賽季對所有的打野刀都進行了調整,給它們添加了一個新被動,前四分鐘蹭線可以在不影響隊友發育的前提下,額外獲得50%的兵線收益,跟以前的黃刀差不多意思。
該被動直到4分鐘後,才會被自動移除。
所以,在這幾天的巅峰賽裡,偶爾會出現打野開局直接去中路幫忙清線的情況,這也是俗稱的“中線開”。
不過,由于打野刀的遊擊被動,會跟輔助裝起沖突,因此,打野想“中線開”,就必須要趕走輔助,讓他出門不要幫助中路搶2。
那輔助該幹嘛?
有三份工作可選擇。
“幫打buff,探測敵方野區和去雙邊路”
總而言之,一定不能出現在中路。
幫打buff比較好理解,就是讓打野搶完線後,可以快速的清掉buff。
探測敵方野區,則是為了報點,讓隊友知道敵方打野到底是紅開還是藍開。
至于去雙邊路,是最常見的情況,因為輔助出門去邊路搶線,就相當于可以快速的幫助一路隊友拿到線權,解放他的自由。
解放邊路自由有什麼用?
最大的用處就是能強壓野區。
因為打野“中線開”,也等同于解放了中路,此時,打野就可以帶着四個人入侵野區,其中,還有兩個2級英雄,會大大的提升反野的成功率。
所以,在高分段裡,打野想“中線開”,都會刻意安排輔助去對抗路,畢竟2級戰坦的殺傷力遠比射手要高。
總結下來,“中線開”的價值,主要還是兩個字。
入侵。
如果隻是單純想提升打野的發育速度,其實,“中線開”隻能拿多一份三熊的經濟,搶完中線之後,打野也隻有三分之一的經驗,收益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相反,如果能穩定入侵的話,很有概率可以實現四buff開,徹底打崩對面的打野。
那問題來了,“中線開”到底适不适合沖分呢?
我覺得單排很難,因為“中線開”有很多需要溝通的地方,選人時就要跟隊友溝通好,讓輔助去對抗路,讓隊友跟着自己入侵,溝通成本不是一般的大。
此外,“中線開”還要滿足兩個大前提。
第一個,對面中輔的清線速度不能太快。
如果對面是周瑜 鬼谷子,可以瞬秒兵線,而自家中路是妲己,隻能後手清兵,那打野選擇“中線開”,就會面臨到很大的被耗血壓力。
(1級時,很多輔助都比打野要強,像孫膑,廉頗,大喬,鬼谷子,盾山和莊周這些,如果對面的輔助是以上英雄,打野 中路搶2是絲毫不占優勢的)
打野選擇硬搶線,就會被耗半罐血,沒有狀态的話,别說入侵了,甚至還會有被入侵的風險,打野選擇後手清兵再入侵,可能去到野區,對面都打完buff了。
第二個,打野最好有一定的清線和野區壓制力。
如果打野是橘右京或者裴擒虎這些,搶線算快的英雄,那“中線開”後,再強進野區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相反,如果打野是娜可露露或者露娜這些,選擇“中線開”不僅進不了野區,清線還比較慢,明顯不如直接刷buff來的實際。
當然,如果能安排輔助先幫打buff,自己搶完線再去收掉,這對于弱勢打野來說,也是一種守野區的思路,即便丢了buff,也有一定的低保可以拿。
以上兩點,是比較重要的前提。
尤其是第一點,如果沒有滿足的話,就真的不要去“中線開”了,因為前期血量對于打野來說,很重要,決定了他是否有能力幹更多的事情。
所以說,大家不要盲目的模仿。
“中線開”隻是一種全新思路,确實可以加快節奏,但未必适合所有對局,起碼我在巅峰賽1500多分,也沒有見過“中線開”可以打出夢幻開局的。
甚至有時候,還會看到一些打野為了強行“中線開”,讓自己直接送出一血,導緻天崩開局的,這也足以說明,“中線開”是在走鋼絲,風險未必能跟回報成正比。
我覺得以後“中線開”可能會成為一種固定套路,去搭配固定的英雄,比如,橘右京 嫦娥,利用兩者快速清兵的能力,去強壓野區,就跟鐘馗出門直接去發育路摸獎一樣道理,隻适合某些組合。
我的MrPoker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