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内克的《愛》,片子裡,從中風到偏癱再到卧床不起,生活完全無法自理的老太太,從一個優雅的音樂老師,變成大小便失禁,任憑擺布的“廢人”。
整部片最揪心的一幕,被保姆用梳子和鏡子奪走僅存的一點尊嚴後,老太太用拒絕喝水的方式,向老伴做出最後的反抗。
結果換來一個重重的巴掌。
在經曆了漫長又辛苦的照料之後,老伴的耐心,也快消磨殆盡了。
衰老和疾病,帶來的不僅是身體的痛苦,更是人格和尊嚴的瓦解。這種考驗,即使是相濡以沫一輩子的伴侶,也未必經受得住。
比如《入殓師》,比如《人間世》,還比如今天要說的這部——
生命裡
說到面對死亡最多的地方,大家都會想到醫院。而比起一般醫院更頻繁面對死亡的,是“臨終病患區”。
《生命裡》這部三集紀錄片,就把鏡頭對準了臨終病患區裡的這群人。
這裡收治的,基本都是距離死亡不足三個月癌症晚期患者。
這個死亡最高發的場所,也濃縮了種種面對死亡的态度。
在療護區内,死亡,避無可避。
醫護人員能笑談生老病死,科學客觀地看待這份工作。
但患者的親人們,往往沒有那麼冷靜。
子欲養而親不待。
陷入巨大的不舍和悔恨的親人,有時候甚至比死者更悲傷。
總是一起在廣場上熱舞的大媽,天天變着法子哄病床上的好姐妹開心:
下次弄一副麻将來給你搓
漂亮衣服穿起來
(跳舞時假發)掉下來趕快幫你帶上去
你想去哪我就推你去哪
你說你開心 我們也覺得開心
也有尚未意識到死亡意味着什麼的孩童,隻對攝像機的鏡頭充滿好奇,卻沒聽懂奶奶在病床上的一番語重心長。
你的病 奶奶全包掉啊
你身體好好的 不要生病
這個病 奶奶來生啊
那這裡的主角——患者本人呢?
有的人入住不久,就被周圍頻繁“離去”的人吓得狼狽逃跑,急忙申請轉院。
也有的人,仔細檢查過自己的遺照拍得是否滿意,還帶來了走的那一刻要穿戴的壽衣和假發,準備好以最美的姿态,迎接人生舞台的謝幕。
如此強大的内心,連見慣死亡的護士也忍不住感歎:
她自己看自己以後要挂上去的照片
也蠻殘酷的
正因為每個人對待死亡的态度千差萬别,這裡有一套系統的患者評分制度,對每個入院病人進行評分。
患者的病情及生存期、入院意願、對臨終關懷服務适應性、家人的支持度,都要進行綜合評估,以提供相應的人性化服務。
這裡的醫生護士義工有着極大的耐心和愛心,總能記住患者的愛好,體察患者的心思。
有人想念某位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故人,有人放不下反目離家的女兒。
醫護人員打了一個又一個電話尋找聯系線索,甚至親自開車到遠方接人,隻為了盡快趕在病人離世前,滿足他們的心願。
但更多病人,是想在生命最後的時光,活得有質量,死得有尊嚴。
小說《蓮花》裡,曾有一段對病人插尿管的描寫:
整個過程裡唯一感覺難受的步驟,是在尿道管裡插入導尿管。仿佛身體裡被插入一根滾燙的鋼絲。很快,暴露在褲子外面的透明管子裡引出了淺黃色的尿液,完全不受腦神經的自主控制。當一個人的尿液被引出暴露在公衆的視線之中,他已經不需要保全任何虛假的尊嚴。當人連自理能力都失去時,還有尊嚴可言?
但在這裡,彌留之際的患者可以選擇不折騰,而是送到特殊的關懷室裡,平靜離世。
這些患者入住時狀态已經很差,還會在短時間内進一步惡化。
就像這位送進醫院時,全身有大小便殘留,污垢導緻手腳指甲都變黑甚至腐爛,背上有嚴重褥瘡的老人。
你怎麼會想到,這竟然是一位有文化的大學外語教授?
洗完毛巾的水也很髒,可見老人衛生狀況刻不容緩
因為兒子缺乏專業護理知識,老伴身體不好也無法照顧他,老人又說不出話,無法表達哪裡不舒服,最終導緻這樣的情況。
來到醫院,護士一眼就發現了老人的衛生狀況極差,馬上為他進行了最徹底的的清潔護理。
盡管老人已經喪失語言能力,但在這裡,專業護理人員依然能體察、并給到他最需要的東西,緩解他身心的痛苦。
古人雲:死生亦大矣。
生和死是同等的大事,而大部分人隻會準備“優生”,卻鮮有想過“優死”。
選擇如何死,同樣是作為人的基本權利。
畢竟我們長久以來對死亡的态度,都是消極的。療護區外,都是聞“死”色變、唯恐避之不及的普遍大衆。
對面的居民樓牆上挂了不少鏡子,是為了把“晦氣”反彈回去給醫院。
這種迷信行為,讓醫護人員哭笑不得。
同時,一些根深蒂固的傳統風俗習慣,也讓病人根本無法自主選擇。
這位身患6種癌症的奶奶,打了許多電話尋求各界幫助,希望把全身上下唯一還有用的眼角膜捐獻出去,既能幫助别人,自己也能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活”在這個世上。
但觀念守舊的子女不肯簽同意書,她始終未能如願捐獻器官,帶着遺憾離去。
有一位喜歡音樂的老爺爺,總在醫院裡為大家吹奏葫蘆絲,或者開着歌自若地跟着搖晃打拍子,絲毫不因為行将就木而影響心情。
他很清楚自己的病情已經不可逆轉,想好了最後階段不搶救治療,“不想沒有生存質量地活着”。
他一直叮囑家人,死後不辦追悼會,不設靈堂,不收奠儀,甚至考慮到墓地太貴,可以選擇海葬。
但妻子一句“死後不是你說了算”,他隻能無奈地“被安排”。
對死亡看得再通透,最後死的一刻也沒能自己做主。
《生命裡》不賣慘,卻數次讓人落淚。
有位奶奶臨終前對女兒說:“我死了,房子給你們。”
彈幕飄過一句暖心的話:
你常常可以看到,片子裡護士和義工輕輕地、溫柔地摩挲患者的手。
别小看這個動作。
摸摸頭,或許我們說得很多。
但當你面前是一個疾病纏身的人,一個大小便失禁的人,一個行将就木的人,一個跟你非親非故的人,你還能毫無畏懼地接近,充滿愛意地摸摸ta的頭?
偏偏很多時候,一個小小的身體接觸,比話語更能鼓勵、安慰人心。
(家屬)說奶奶呼出的氣可能不是很好
然後我還是說不要緊的
我知道肺癌沒關系
突然就像要去親奶奶有一樣湊過去了
她的大女兒眼睛一下子紅了
不要排斥身體接觸
身體接觸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一個鼓勵
有時候比你說很多很多話都會有用
《生命裡》的這些臨終關懷病房,同樣也在努力為彌留之際的病人,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這裡既是生者的最後道别,也讓他們灑脫上路。疾病和死亡,因為這些關懷變得不再可怕。
别忘了,無論再怎麼忌諱,活着就無法避開死的結局。
與其在惶恐中度日,或是來個措手不及,不如及早正視、接受死亡。
畢竟不怕死的人,才能更好地活着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