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的發源地是江南地帶,現在屬于我國的安徽地區,1840年即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的昆曲和漢劇等劇種經過幾十年的融彙,衍變成了京劇,京劇是我國的傳統戲劇瑰寶,被認為是中國的國粹。
京劇的主要特點是,每一句唱詞都有着自己獨特的闆式,每一種闆式的唱腔也大多相同。通俗的來講就是,一個闆式都是一樣的調調來唱,在這所有的闆式當中,又能分為兩種大的類别,分别是:西皮和二黃,這就是京劇為什麼被稱為皮黃戲的原因。
西皮整體音區偏高,旋律色調明亮、華麗、尖銳,用平緩節奏處理時,多表現明快、抒情的喜劇情節和愉悅的人物情緒;二黃整體音區偏低,其旋律的色調暗淡、凝重、平靜,節奏緩慢時,多用來表現壓抑的悲劇情節和憂郁的人物情緒。
京劇唱腔的節奏也有其特有的表達方式,即由闆式來确定,包括原闆、慢闆、三眼、流水、快闆等,除了一桌二椅,京劇始終象征着中華傳統藝術,融合文學、表演、音樂、舞美,看似簡單格式化帶來純粹的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