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塞下曲李白原文翻譯及賞析

塞下曲李白原文翻譯及賞析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5-05 21:46:43

  1、塞下曲

  作者: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隻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将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2、譯文

  到了五月,天山依舊白雪皚皚,沒有鮮花,隻有地凍天寒。

  雖然傳來吹奏《折楊柳》的笛聲,卻依舊看不到一絲春色。

  一早就随着戰鼓聲去搏戰,到了夜晚也隻能抱着馬鞍打瞌睡。

  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劍,像傅子介那樣為國除害,消滅敵人。

  3、賞析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經扣緊題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韓愈說“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趙嘏說“和如春色淨如秋,五月商山是勝遊”。但是,李白所寫五月卻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見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積雪覆蓋。這種内地與塞下在同一季節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詩人敏銳地捕捉,然而,他沒有具體細緻地進行客觀描寫,而以輕淡之筆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無花隻有寒”。“寒”字,隐約透露出詩人心緒的波動,何況寒風之中又傳來《折楊柳》的凄涼曲調呢!春天在邊疆是看不到的,人們隻能從笛曲之中去領受,去回味。《折楊柳》為樂府橫吹曲,多寫行客的愁苦。在這裡,詩人寫“聞折柳”,當亦包含着一層蒼涼寒苦的情調。他是借聽笛來渲染烘托這種氣氛的。沈德潛評論《塞下曲》前四句說:“四語直下,從前未具此格。”又說:“一氣直下,不就羁縛。”詩為五律,依慣例當于第二聯作意思上的承轉,但是李白卻就首聯順勢而下,不肯把蒼涼情緒稍作收斂,這就突破了格律詩的羁絆,以氣脈直行,豪縱不拘,語淡而雄渾為其特色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