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薩特存在主義因何衰落

薩特存在主義因何衰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05:13:49

專業解讀人:王光耀,南京大學哲學博士

薩特存在主義因何衰落(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1

一、存在主義的第一原則:存在先于本質

傳統哲學往往會說“本質先于存在”,也就是說,普遍的概念先于個别的存在,後者是前者的具體體現。比方說,木匠打個桌子,總得在腦海裡先有個桌子應當有的樣子,然後才能造出一張具體的桌子。薩特認為這個說法不适用于人。因為人的存在是動态的,總是要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當下生發出來,有着偶然性和因緣際會的特征。

于是薩特來了個乾坤大挪移,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質”的說法。這就為我們提供了理解人的一種全新的視角。這裡的“存在”需要被當作一個動詞來理解,指的是人讓自己的生命展開、讓自己存在起來這樣一種行動。這個視角強調了人不是被事先規定的,而是在存在的行動之中來塑造自身與定義自身的。

這種面向未來不斷自身造就的主張正是存在主義的第一要義。

二、存在主義的第二原則:每個人必須親自作出選擇

根據“存在先于本質”的首要原則,可以推出人類的處境是一種自由選擇的處境。薩特認為,我們的尊嚴就體現在對于我們的自由的捍衛和運用中,因此我們就要勇于面對自由帶來的焦慮感,就不能把選擇和造就自己生活的決定權推卸給别人。逃避自由,用宿命論來為自己開脫的人,被薩特稱為懦夫。

存在主義的第二個原則就是,每個人必須運用自己自由的能力,親自作出選擇。

三、存在主義的第三原則:每個人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存在主義主張把人的命運交在人自己手裡,人是通過自己的選擇、通過自己的行動造就自己的。這樣的話,人也就對自己是怎樣的人負有責任。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為自己找一些借口,比方說性格如此啦,命運決定啦,沒有好的環境啦,遇人不淑啦,等等。薩特則戳穿了這些借口背後的自我欺騙和自我開脫。實際上,最終是我自己選擇了成為這樣一種人。随波逐流的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人要勇于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四、存在主義是一種什麼樣的人道主義?和以往人道主義的區别是什麼?

傳統人道主義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主張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且是最高價值,頌揚人性的光輝,呼籲人與人之間的博愛,憧憬人類的大同世界。薩特比較反感這種關于大寫的人的哲學,這些人整天談的都是愛呀,希望呀,光明呀,人性的尊嚴呀,卻拒絕正視人性的污濁、卑微、荒誕、無意義感所具有的真實意味。而且不僅不正視,還要把這些負面的生存感受作為禁忌、作為要清除的對象來對待。

在薩特看來,這就是自欺,就是讓人逃避到關于大寫的人的幻夢裡去。而存在主義恰恰要反其道而行之,它把生活理解為一種自主的探求,不斷地超越既定的當下,盡管沒有最終的答案。真正的尊嚴也不在于擁有完美的人性,而在于直面人生的荒誕,卻依然勇于創造和承擔自己的存在。這樣來看的話,存在主義恰恰是一種真正正視人的生活的學說,尊重的是每個人真實的感受和自主的能力,因此是一種真正的人道主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