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些初養龜的朋友問我:“诶水黴和蛻皮蠻像的啊,怎麼快速的區分啊?”另外,在上個星期還有龜友在貼吧問我龜燙傷了怎麼處理(因為他是新人,用溫開水除水黴……所以讓一隻地圖龜燙傷了),所以在這篇文章裡也會說到處理水黴的方法~
水黴大多出現于靜水水質較差或者水溫比較低且環境濕度比較大的情況下,大多數為淺白色和黃色,大多數看起來就像是棉絮或者絨毛狀、絲狀,附着于龜的體表(包括它們的甲殼),在水中可以尤為明顯地看到它們會随着龜的運動而擺動。如果你将龜拿出水面,也可以看到水黴貼在皮膚或者甲殼表面,而顔色還是淺白色或者黃色。而在用手觸碰的過程中你也會發現,龜的體表可能會變得滑溜溜,就像是上面有膠水一樣。
為了給新手朋友直觀地看到水黴是什麼樣(還有包括如何進行簡單安全的治療),我故意讓我的火焰感染了水黴!
▲某羅的水黴火焰,可以看到水黴看起來為絨毛狀、絮狀、絲狀
另外,由于水黴的出現與差勁的水質有着很大的關系,因此還是那句話:避免患病比治療疾病更加重要!必要的水質管理是不能偷懶的。
治療水黴的方法很簡單,如果龜比較大,我們可以用牙刷或者其他大小合适的刷子大體刷掉龜身上附着的水黴,然後我們可以用聚維酮碘溶液塗抹在龜身上感染腐皮的地方并以幹養為主(使用百分之五的聚維酮碘溶液,藥店有售),每天可以泡澡2-3次,每次10-20分鐘。具體的泡澡時間還是以實際為定,比如說如果是苗子,泡水時間可以延長一些,但是如果泡水時間過長,那麼治療的效果也會不好。除了直接用聚維酮碘塗抹的方法以外,還可以用稀釋的聚維酮碘溶液給龜浸浴治療。值得注意的是,聚維酮碘在水中濃度過高會使龜感到不适(尤其是濃度過高可能會使龜難以睜開眼睛,如果出現這種狀況,立刻放入清水中一段時間後即可)。另外,如果飼養的容器濕度高,那麼幹養時還要做到通風,否則治療的效果不會太明顯。
至于蛻皮,正在蛻皮的龜的身體會看到一些形狀不規則的舊的半透明或者透明的的紗狀物體随水漂浮,而出了水看起來可能是乳白色地貼在皮膚上。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看到上面有舊的皮膚的紋理。如果這時用棉簽輕輕擦拭,蛻皮很容易就可以被搓下來,露出新的皮膚。但是蛻皮并不需要人為幹預。
▲分别為羅羅的北美以及論壇中的網圖,可見紗狀物漂浮
PS:産生蛻皮情況的多為鳄龜,大概是因為它們能吃能拉長得快吧
而腐皮會使龜看起來則是白色或者黃色的潰爛,會使龜的部分區域腫脹(尤其是在爪子區域的腐皮,如果腐皮發展到了一定程度這種腫脹會更為明顯,同時可能會伴随爪子斷掉的現象)。除了上述的症狀外,還可能會出現滲出血水,肌肉或者骨骼外露、感染處皮膚發粘且難以看出原來的皮膚紋理、有強烈腥臭味、不吃食物的現象。如果用棉簽輕輕搓,初期的腐皮一般不會被搓掉,而到了比較嚴重的階段,則很容易使皮膚再次開裂等。
▲腐皮看起來為灰白色或者黃色,有潮濕的感覺且看不出原來的皮膚紋理
▲腐皮造成的腫脹、滲血以及潰爛
在治療上,按照腐皮的不同階段有着不同的治療方法。例如在腐皮初期,腐皮的區域還不大的時候,經過幹養(方式同水黴)一段時間即可自愈(即使再不濟,在此基礎上塗抹聚維酮碘溶液和金黴素軟膏、百多邦、紅黴素軟膏等消炎類型的藥物一般也可以取得治療效果);如果腐皮仍然比較頑固,可以考慮使用頭孢類藥物或者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紅黴素精粉等浸泡的方式(在浸浴前水龜可以幹養幾個小時,同時建議在浸泡時開啟加熱棒,恒定水溫28攝氏度左右,如果是在冬季且室内沒有恒溫或者保暖的條件,為了避免溫差還是不用幹養了)。個人比較推薦使用頭孢克洛顆粒,使用時每4000ml水倒入大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包頭孢克洛顆粒。作為第二代頭孢菌素,頭孢克洛的抗菌譜較廣,對許多類型的革蘭氏陰性菌有不錯的殺滅作用。如果在加溫且缸加蓋(冬天使用加熱棒還是要加蓋)的條件下,水可能會散發味道,因此可以一天一換水,但是要注意水的溫差也不要過大(例如再換水前可以用另外一個整理箱裡也盛放等溫水,在換水時倒入)。一般而言,比較嚴重的腐皮經過頭孢克洛顆粒藥液浸泡一般在前幾天就會有明顯的死皮脫落,患病的龜大多可以在十幾天左右治愈。
▲在浸泡了一定時間的藥液後的恢複效果
如果真的很嚴重,可能需要考慮注射的方式。
雖然說網上可能已經有很多關于這三種情況如何區分的帖子或者文章,但是某羅還是打算發一下(主要還是安利一下頭孢菌素類藥物對于一些嚴重腐皮的治療效果),這樣讓大家能夠在面對一些疾病時能夠有更加多樣的治療選擇~
龜葩評語:
關于腐皮水黴和蛻皮的區别,是很多新手龜友都很頭疼的問題,但我發現很多老龜友囿于知識的詛咒,無法理解這些新手玩家的困惑。而我們也是平時經常接受到一些新手朋友們的反饋,才知道原來問題是這麼嚴重,感謝羅羅的精彩分享!
原文作者:亞羅瓦那
審核編輯:龜葩
排版編輯:韓梅梅
圖片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