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岐山縣名字

岐山縣名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4 06:56:21

岐山古稱“西岐”

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

“周禮之鄉”的美譽傳頌至今

但你是否真正了解岐山呢?

讓我們一起步入岐山之境

品味岐山的高度、文化之風韻、匠心之傳承

舌尖之西岐

和引人入勝的生态之美

岐山高度

石榴山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石榴山又稱桃山、二郎山

因神話傳說中的石榴神坐化于此 故稱石榴山

位于岐山縣南部秦嶺腹地 海拔2160米

這裡群峰聳峙 氣象萬千

山岚蒙面 白雲纏繞 為岐山境内最高峰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2

箭括嶺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箭括嶺位于岐山縣城西北30公裡處 海拔1600多米

雙峰對峙 形如箭括 岐山由此得名

嶺上草木蔥籠 懸崖挂柏 鳥雀啼鳴 野鹿出沒

别有一番幽靜的野趣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4

岐山深度

周文化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中國周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祖文化

岐山是西周王朝肇基之地

是古老璀璨的周文化的發祥地 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

儒家思想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主體

發祥于寶雞且以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等“岐周先聖”為代表的“岐周文化”

是孔子儒家學說産生的直接思想源頭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6

“三國文化”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五丈原是諸葛亮北伐曹魏鞠躬盡瘁的古戰場

“三國文化”在這裡熠熠生輝

三國時期 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師伐魏中道崩殂隕落于此

随之建廟立祠紀念武侯忠貞報國之志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8

岐山傳承度

剪紙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剪紙藝術是漢族傳統的民間工藝

更是岐山的傳統工藝

源遠流長 經久不衰

躍然眼前 惟妙惟肖

那質樸、生動有趣的藝術造型 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0

手工挂面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手工挂面源于戰國時期

生産名家荟萃 工藝獨特

挂面條細空心 筋道爽口

屬千年傳統手工技藝與現代科學配方結合之産物

2006年被列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2

社火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社火是西府民間一種傳統節慶活動

也是高台高跷、竹馬旱船、鑼鼓遊演、舞獅舞龍

秧歌腰鼓等民間藝術、鄉村娛樂文化的通稱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4

石雕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周公廟的石欄杆、蒲村鎮景令村的神仙上馬石

故郡鎮禹王廟的石香爐 青化鎮焦六村的石牌坊

雍川鎮樓底村觀音寺距今1000餘年的石獅子

周公廟潤德泉的石雕、拴馬石 無一不是曆史的見證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6

轉鼓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岐山轉鼓是陝西地區傳統民間舞蹈之一

鼓為中國古代"八音"之首

岐山轉鼓曆經數千年的洗禮與錘煉

已由當時祭祀、行軍打仗用途發展到

現在的商号開業、事件宣傳、節日助興

大型活動助威以及廣大人民群衆喜慶五谷豐登等作用

是活躍在岐山民間民俗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8

編織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益店鎮有個村有着編織簸箕的傳統

編織簸箕的過程體現着“勤勞”“和合”精神

村上把勤勞務實、自強不息的周禮優秀文化

潛移默化到各個方面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20

淋醋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淋醋是岐山醋的傳統 是岐山醋文化的傳承

是那些兢兢業業的匠人們想要堅持的信念

岐山醋的釀制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

莊頒在《物原類考》中考證

“周時已有醋 一茗苦酒 周時稱醯”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22

唢呐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唢呐發音高亢、嘹亮

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中應用

經過不斷發展 豐富了演奏技巧 提高了表現力

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

并用于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24

岐山美味度

臊子面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神來之食——岐山臊子面

以其做工精細 用料講究 色香味形俱佳而久負盛名

臊子面從做工烹調到色香味形眼觀口感可以用

“煎、稀、汪、薄、筋、光、酸、辣、香”九個字概括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26

擀面皮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中華名吃——岐山擀面皮

味道最地道還是要數岐山縣

其形似寬面 幾乎透明 津而耐嚼

再同潑油辣椒、鹽水、香醋等調料加以調和 口感極佳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28

醋粉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說到岐山醋粉 知道的人恐怕不多

但是把它列為西府名吃 卻是實至名歸

醋粉有着很深的文化背景 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

那時候釀醋的工藝已經深入民間

醋粉是釀醋工藝的副産品也就由此而産生了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30

碗蒸豆花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碗蒸豆花是關中的一種小吃

吃法是在碗裡放上醋水 倒上一小撮玫瑰鹹菜

還有幾顆煮好的黃豆 最後是潑上油汪汪的辣子了

用小勺把豆花割成小塊

吃起來覺得最為過瘾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32

鍋盔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岐山鍋盔 又稱烙馍

曆史悠久 制作工藝精細

素以“幹、酥、白、香”著稱西府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34

甑糕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岐山甑糕又名水晶龍鳳糕

色澤鮮豔 紅白相間 粘甜味美

是關中地區的傳統早點食品

其特點是棗香濃郁 軟糯黏甜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36

油炸麻花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油炸麻花是岐山傳統的特色小吃

麻花把兩三股條狀的面擰在一起 過油炸熟即可

麻花金黃醒目 甘甜爽脆 好吃不油膩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38

涼粉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岐山涼粉一道很有名的地方小吃

色澤潔白 晶瑩剔透 嫩滑爽口

“冰鎮刮條漏魚穿,晶瑩沁齒有餘寒。

味調濃淡随君意,隻管涼來不管酸。”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40

攪團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攪團為岐山一特色吃食 定義為“用面攪成的漿糊”

岐山的尤為好吃

吃法有有水圍城、漏魚兒等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42

醪糟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醪糟又稱酒釀 經糯米發酵而成

口味香甜醇美 夏天還可以解暑

是岐山人吃食的不二選擇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44

辣子盒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辣子盒 西岐獨有的美食

外皮酥脆 内餡充斥着醬辣子和肉香

一口下去外脆内酥、香辣可口

與臊子面搭配堪稱完美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46

稍梅包子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岐山稍梅包子 又稱稍米包子

形如酒壺 稍端形似梅花

其特點是皮薄松軟 油香爽口

隻是看着就讓人垂涎三尺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48

岐山養眼度

崛山森林公園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崛山森林公園位于岐山縣國有崛山林場轄區中心

園區内有東晉後秦主姚興與西域高僧鸠摩羅什避暑閣

和講經台及大法師譯注《金剛經》的佛堂

崛山寺、千佛寺等聞名遐爾 風光無限

是我國西部地區佛教發源光大的重要場所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50

岐山周文化景區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岐山周文化景區位于關中平原的西部

環境怡人 楊柳依依

景區毗鄰鳳凰山南麓

由周公廟鳳凰山、周城、周公湖三大闆塊組成

是周文化體驗式旅遊核心目的地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52

五丈原風景區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五丈原風景區位于岐山縣城南25公裡處

五丈原為一琵琶狀黃土台塬

南依秦嶺 北俯渭水 兩邊環水 地勢險要

是古代關中通往巴蜀的要沖 為兵家必争之地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54

周公廟風景名勝區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周公廟始于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

距今已1380多年 是專門為紀念祭祀周公而建的

廟區現存古建築30餘座 占地約7公頃

整體建築對稱布局 殿宇雄偉 亭閣玲珑

廟内現存碑與石刻衆多 并有漢、唐、宋、元、明古木多株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56

落星灣國家濕地公園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岐山落星灣國家濕地公園

河灘濕地漫布 水鳥栖息 魚蝦相戲

茂密生長的植物 優美的自然環境

造就了這片生機盎然的世外桃源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58

岐渭水利風景區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1

岐渭水利風景區位于渭河岐山段北岸

是一項集護岸固堤、生态景觀

親水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濕地特色景觀惠民工程

蘆葦景觀長廊景色宜人 灘地和廣場軟硬景觀交相輝映

是岐山的一道靓麗風景線

岐山縣名字(代表岐山的30個符号)60

在岐山生活的這些年

這些符号你知道幾個呢?

來源:岐山文物旅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