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港片港劇的劇迷們們肯定對于香港的恐怖片再熟悉不過了,可以說香港的恐怖片也是港片中獨樹一幟的存在,這其中也與香港本身宗教色彩濃厚、迷信風俗盛行的風俗密不可分。
求神、問米、祭祀……這些習俗都為影視創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而其中“七月半”又或者說是“鬼節”可以說是衆多港片中出現次數最多的節日了。
影視截圖
踏入農曆七月,你可能留意到香港的街頭巷尾不時飄着燒街衣的灰燼,這意味盂蘭節又來了。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七月半)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民間俗稱“鬼節”(北方多過七月十五,華南地區多過七月十四)。之所以會取這一名字,是因為據說七月半恰逢夏秋交替,此時恰恰是天地陰陽交替的節點,陽氣盛極而衰,陰氣顯現,在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放出鬼魂,所以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
正是基于這一層神秘的色彩衍生出了許多的民間禁忌。
民間流傳的一些所謂中元節“禁忌”
其實,最初的“七月半”是稱之為“祭祖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一樣,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它的誕生不會遲于漢代,最初是農民在夏末秋初祭祀田神、感謝大地的節日,《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髡》記載,當時農家以豬蹄、酒來祭田神,祈求五谷豐收,後來祭品不限于豬蹄與酒,祭祀場地也不限于農田之内。
網絡資料圖(來源新華網報道)
時至今日,“中元節”可能在内地并未像其他的傳統節日一樣受到太多的重視,不過在香港卻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香港人通常稱這節日為盂蘭節(盂蘭源于梵文Ullambana,意為“救倒懸”,即救度亡魂倒懸之苦,來自民間《目蓮救母》的故事),人們會在家中祭祖,并且會燒街衣。甚至香港各區于七月皆有舉辦盂蘭勝會或中元建醮,離島坪洲便是其中一個地方舉辦中元建醮,一連四日,儀式包括走午朝、走龍船、放水陸燈、擺天席、争奪祭品及化大士王。
說起香港盂蘭勝會其實也有一段曆史,它由潮州、海豐、陸豐、鶴佬等地移居到香港的人士帶來香港,這些人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從内地來到香港,聚居于銅鑼灣、上環、西營盤、深水埗、尖沙咀等地,并将他們在家鄉流行的盂蘭節也一并帶來,以聯系同鄉感情、紀念祖先和超渡地方上的“孤魂野鬼”。這些活動也于2011年以“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名義獲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為了進一步推廣潮人盂蘭文化,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從2015年起舉辦一年一度的盂蘭文化節,新增搶孤競賽和盆供堆疊比賽等活動為盂蘭勝會注入新意,吸引年輕一輩認識這個傳統節日。
(圖源: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産辦事處)
此外,由于香港宗教氣氛濃郁,在盂蘭節不少佛教寺廟都會舉辦盂蘭供佛齋僧法會,包括著名的慈山寺。
(圖源:2021年盂蘭供佛齋僧法會線上直播截圖)
從香港旅遊發展局的頁面可以看到,香港盂蘭勝會已經是香港的一大特色項目。或許有人認為盂蘭節隻是與鬼神有關,是一種迷信、不應提倡,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确實是代表着一種文化的印記,透過勝會我們可以看到港人對于文化傳承的保護,盂蘭文化最重要的精神,在于慎終追遠,孝親報恩,以及行善濟貧,博愛互助,這正是中國人彌足珍貴的人文文化。每年的盂蘭勝會是一個廣為人知、代表香港傳統習俗和多元性的節日,亦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
上述文字參考資料:維基百科、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料庫、香港網絡大典、百度百科、香港旅遊發展局
(文/本刊記者 韓琪)
本文為香港《經濟導報》新媒體文章,
如欲轉載請私信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