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的,紅軍長征很慘很困難。
2、前期的驟然減員。
中央紅軍與中央機關人員由長征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餘人,中央紅軍這5萬餘人的損失,基本上是湘江之戰造成的。
這次惡戰紅軍損失慘重,它再次證明左傾錯誤給紅軍造成的嚴重危害。也就是在這次慘痛損失中,廣大指戰員在反複比較中逐漸認識到了毛澤東軍事戰略戰術是紅軍克敵制勝的根本保證。
3、敵軍的圍追堵截。
召開遵義會議後,毛澤東實際上擁有最高軍事指揮權,在毛主席的果斷指揮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突破天險臘子口,翻雪山、過草地,終于到達了陝北,擺脫了上百萬敵軍的圍追堵截,為将來中國的革命事業保留了種子。
4、險峻的地勢環。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征從雲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後,沿會理至西昌大道繼續北上,準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北。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寬300米,水深流急,兩岸是險峻的群山,地勢險要,大部隊通過極其困難。
中央紅軍長征途中翻過的高山峻嶺,主要有五嶺山地的越城嶺,雲貴高原的苗嶺,等等。
5、惡劣的氣候條件。
紅軍長征中,必須克服烈日、風霜、雨雪、冰雹等惡劣氣候條件。紅軍長征期間經曆了春夏秋冬的不同季節,但各主力紅軍出發時穿的都是老蘇區帶出來的單衣,沿途沒有根據地,很難補充服裝,适應氣候變化成為征途中的嚴峻考驗。
6、糧饷醫藥的缺乏。
草地的時候,沒有吃的東西。賀老總把自己的馬殺了,并天天釣魚做成魚湯,給關向應吃。作為紅二方面的司令,紅軍指戰員在長征途中表現出了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的忠誠、堅定的信念,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于勝利的無産階級。
7、複雜的民族情形。
中央紅軍經過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時,因為對中央紅軍的不了解,與紅軍發生沖突,并造成紅軍方面的傷亡。
8、後期的内部矛盾。
中央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紅軍的實力大大增強,又有了正确的戰略方針,局勢是十分有利的。但那時紅四方面軍有8萬多人,而紅一方面軍隻有3萬多人,張國焘自恃掌握的兵力多,個人野心大大膨脹起來。
張國焘提出種種借口,不願北上,并要右路軍南下。9月9日,他背着中共中央電令陳昌浩率右路軍南下,并企圖以武力分裂和危害黨中央。
為了貫徹北上方針,并避免紅軍内部可能發生的沖突,毛澤東立即召集周恩來、張聞天和博古等人緊急磋商,決定連夜率紅1、紅3軍團和軍委縱隊先行北上,當時紅四方面軍有的幹部不明真相,主張武力阻攔。
9、将士的筋疲力盡。
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下,中央紅軍長期徒步行軍作戰,人體機能嚴重下滑,長期的饑餓,将士們體能下降,營養極度缺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