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片原理是Peltiereffect(珀爾帖效應),當電流通過熱電偶時,其中一個結點散發熱而另一個結點吸收熱,這個現象由法國物理學家JeanPeltier在1834年發現。
半導體緻冷器是由半導體所組成的一種冷卻裝置,于1960左右才出現,然而其理論基礎Peltiereffect可追溯到19世紀。是由X及Y兩種不同的金屬導線所組成的封閉線路。通上電源之後,冷端的熱量被移到熱端,導緻冷端溫度降低,熱端溫度升高,這就是著名的Peltiereffect。這現象最早是在1821年,由一位德國科學家ThomasSeeback首先發現,不過他當時做了錯誤的推論,并沒有領悟到背後真正的科學原理。到了1834年,一位法國表匠,同時也是兼職研究這現象的物理學家JeanPeltier,才發現背後真正的原因,這個現象直到近代随着半導體的發展才有了實際的應用,也就是【緻冷器】的發明(注意,這種叫緻冷器,還不叫半導體緻冷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