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畫蝦,堪稱一絕!你知道他是怎麼畫的嗎?有人總結了他畫蝦的步驟,按先後順序一一分解,總結出他畫一隻蝦需要四十筆,真是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竟然把感到無從下手的“白石蝦”說得那麼容易了!有興趣你也試試。
蝦,屬于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蝦的腹部很發達,向後伸延,一般比頭胸略長,由七節組成;眼睛是複眼帶柄,眼柄基部能随意轉動。技法步驟;
1.頭(蝦槍)、胸、甲三筆。蝦槍定出蝦頭所朝的方向;筆根注水在蝦槍中間順鋒向後卧筆,後拖再頓速提。畫出一個前尖後圓、前深後淺、外實中空的圓錐體;再在圓錐體下面,平行向外斜加第三筆,形成頭胸甲,表現體積感、透明感及薄甲殼的骨感。注意水分的控制。
3.腹部六筆。腹部是表現蝦動态特點的傳神部位,一定要畫出清晰的結構和曲直伸彈的變化。腹部一共七節。畫腹部要中鋒轉側鋒的筆法,不能畫圓,要有方味,甯瘦勿肥。第一筆不要緊靠頭胸,要意到筆不到。前面三筆由低到高,後面三筆由高到低,前大後小。顯示蝦身體的結構和彈性。第六筆要後拉一尖筆與尾椎合并為一筆。節與節之間不要留距離,每一節墨色要有前深後淺墨色變化,要求節節清晰,筆筆不斷,一氣呵成。
4.尾扇二筆。用偏鋒在尾椎兩側,一邊撇一筆,表現蝦的尾扇;若表現半側面的蝦,尾扇可一寬一窄;如果畫側面的蝦,隻畫一片即可。畫完尾扇,基本上完成蝦軀幹部分,有時候可以把幾條軀幹畫完,然後再畫其他部位。
5.泳足五筆。泳足排比狀生長在前五個腹節的下面,撥水遊泳。畫泳足時不要緊貼腹節,要筆斷意連,用墨濃淡與腹節一緻或略深;用筆幹些,由實到虛,松靈畫出,既表現泳足的小爪,也表現蝦在水中遊泳的動感。
6.步足三筆。在蝦胸底部,自後而前放射狀排列三條步足。這三筆要實入虛出向前下方迅速挑出,用筆挺健,略帶弧度。
7.腦及内髒一筆。焦墨,趁頭部墨色将幹未幹時,用破墨法,自前而後,先頓筆,再由粗到細,由重到輕,從頭部拖至蝦胸末端,使焦墨在淡墨自然暈開,濃淡相生,增加墨色層次,增加頭部分量和晶瑩透明的藝術效果。
8.眼睛兩筆。在平衡角片後邊,由外向裡,橫着點出蝦的兩眼。起筆略頓,要有眼球的感覺,要有鐵畫銀鈎的筆力。蝦是複眼,本來是兩個小圓點,隻有遊動時才帶柄外橫,齊白石把蝦畫成橫筆一頓的直線,更顯得生動傳神。
9.臂鉗十筆。臂鉗共分三節:從頭部二分之一處開始向外畫第一節,第二節比第一節略長,第三節帶鉗,略短略粗。用墨一定要比蝦身略深,以表現硬度,顯得精神。行筆要有節奏、頓挫,畫出張揚雄姿氣勢。
10.長須六筆。用勾線筆畫長須時,手要執筆杆上端,要懸腕懸肘,便于大幅度揮動。用墨略幹,行筆要慢、澀,一筆一須,每一筆都要深入淺出,不允許重筆、接筆。運筆要有彈性,有節奏感,要畫得飄逸挺健,剛柔并濟,并有一觸即跳的感覺。六條長須分為三對:第一對從蝦槍與平衡角片之間起筆,向前方伸出,略向外彎;第二對也從同一處出筆向後面送出,基本是直線;第三對從眼睛與平衡角片之間起筆,呈弧線,向後彎曲,與第二對相交,第三對須最長,而且可以連須柄畫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