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假期生活》情結
寒假來了,今年的作業有《假期生活》。
我對它有特殊的感情,從上學到畢業,每個假期都有它的陪伴,它承載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在那缺少課外讀物的年代,它就像磁鐵一樣吸引着我,科學.搞笑.名人.幻想……都有。
約上幾個小夥伴,一起做寒假生話,讨論有,借鑒有,請教有,偷偷玩……時不時傳出笑語。
還有一個愛好,它上面的小插畫也要找張紙蒙蒙畫畫,比比誰畫得好,在我們農村的美術學習都是這樣自我啟蒙,自我進步的。
……
我拿過來,翻了又翻,除了書的封面少了些藝術氣息,它還和原來一樣:
基礎題十趣味題十小故事
《假期生活》猶在,隻是故顔改。
魚寶的《假期生活》遇問題
拿到《假期生活》的那天,我們就定了作業計劃,每天上午數下午語各做一個練習;摘抄每天一篇……
“我又讀了,還是不會。”
“畫個問号留着,做完練習三,咱們一起看看。”
媽媽總也講不清
一會兒,魚寶拿着題來找我。
我接過來,看了兩眼,這不就是個最簡單的追及問題嗎,有什麼難?我的第一念頭——
設跳x次小貓能追上老鼠
3x一2x=4
不行呀,二年沒還沒學方程呀。又想了想——
問:小貓每次跳幾格呀?
答:3格。
問:老鼠呢?
答:2格。
問:小貓每次比老鼠多跳幾格?
答:1格。
問:小貓最後追上了老鼠,那麼小貓一共比老鼠多跳了幾格?
答:不知道。
說:看圖,以前小貓在這,老鼠在這,最後它們在同一處,多跳了幾格?
答:4格。
問:那跳幾次追上?
答無語;重複,不知道;再一遍;還不知道……
我很無助,很簡單的一道題卻怎麼也講不清楚,我該怎麼說?小學的老師真厲害,一兩句話就能智慧地點透孩子。
小魚的方法有些亂,蟲寶搗亂反而幫了忙
我靜下心:我毛病又犯了,看見題有無窮無盡的表達欲,竟忘了問小魚是怎麼想的。
自從小魚上小學,我看見他有不會的題就不淡定了,想把我知道的都告訴他,結果越講越亂。媽媽呀,不好當,當不好呀。
我開口:“你是怎麼想的?”
小魚說:“我畫圖,可是都舌了,看不出哪追上的,是6呢還是12?”
這時,蟲寶過來搗亂,拉我,“我是小貓,你是老鼠,咱們一起蹦蹦蹦……”
“對呀,咱們兩個扮演一下,讓貓筆和鼠筆一起跳。”
我們很快找到了12.
媽媽該反思了
小學低年級處于直觀認知階段,遇到問題,他們不從語言來理解,而是通過圖像直觀地解決問題,所以遇到問題隻要能畫圖的都通過畫圖解決。
附此題的四種解法——
第一種:方程思想
解設跳x次小貓追上老鼠
3x一2x=4
x=4
3x4=12
第二種:
每次小貓比老鼠多跳3一2=1格
那麼4格需要:4÷1=4次
3x4=12
第三種:
為了直觀可見貓在上面跳,老鼠在下面跳,跳的次數标上數字如圖
很明顯是12格
第四種:乘加來解決
小貓跳:3,3x2=6,3x3=9,3x4=12……
老鼠跳:4十2=6,4十2x|1=6,4十2x2=8,4十2x3=10,4十2x4=12……
是12格
多種解法,多種思想,開拓思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