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360全景影像導航系統自動升級嗎

360全景影像導航系統自動升級嗎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9 19:04:01

360全景影像導航系統自動升級嗎(全景影像系統能告别駕駛視野盲區)1

360全景影像導航系統自動升級嗎(全景影像系統能告别駕駛視野盲區)2

非常測試之123

衆所周知,開車最重要的是保證司機視野無阻。很多車主會說,現在新車上都标配或可以選裝360°全景影像系統了,視野盲區完全不用怕。事實上,我們是否可以如此依賴這個高科技?車天下君本次就實測一番。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莉

測試車輛:一輛轎車 一輛SUV,一個高度為70cm的雪糕筒(模拟小孩高度)

測試方法:1.先看無360°全景影像系統輔助下,坐在駕駛位置的車身各部位的盲區角度範圍;2.開啟360°全景影像系統,實測系統對障礙物的顯示精度和提醒及時性。

“冷知識”調查:汽車盲區有多少?

我們常說的視野盲區,也即駕駛視覺死角。國際上普遍認為的“盲區”是指駕駛員上車坐進駕駛座後,正常駕駛姿勢中視覺角度的死角,也就是我們在主駕駛座開車時看不見的區域。事實上,汽車盲區有被動和主動區域。被動盲區一共有10個地方,分别位于車頭、車尾、A柱兩側、B柱兩側和左右後視鏡。可以說,這些盲區由于駕駛者身材和觀看角度不同,危害程度也有不同。至于主動盲區,大多是“人為引起”,如車内有障礙、錯誤跟車或跟車太近、陡坡駕駛、用遠光燈等情況。其實無論車輛和車主再怎麼變化,汽車盲區一般隻存在固定範圍,我們隻要記住大概區域和避免的措施,安全性就可提高。

測試一:不開啟全景影像的盲區角度

「結果」盲區多不勝數,車尾超危險

首先,我們找來一輛老款歐系豪華轎車,前後左右輪流擺放70cm高的雪糕筒作為測試的障礙物,然後測量不同部位的盲區角度。實測後發現,當我們坐在主駕駛座的時候,左側A柱的盲區角度約為12度,右側A柱的盲區角度為6.5度左右,這也就是說左側A柱盲區範圍更大,在突發情況下危險性要高于右側A柱盲區;至于左側B柱,盲區角度更大了,達到26~26.5度,而右側B柱盲區角度為8.5度左右;左側C柱盲區角度為6度,右側C柱盲區角度為4.5度。從上面實測數據可以判斷,右側的C柱是A、B、C柱6個盲區位置裡危險性最小的一個。

車頭盲區的安全隐患一般存在于車輛起步、挪車位和慢速行駛中,新車駕駛員常常在停車時受到車頭盲區困擾。至于車尾盲區——我們通過車身較高的SUV實測後發現,車尾盲區長度竟然可達10米!實測中,我們讓一位成年人蹲在車後1.5米處,發現駕駛員在車内完全無法看見。對于車頭的盲區,車尾的盲區安全隐患顯然更大!

測試二:360°全景影像系統夠強大?

「結果」可提示大多數盲區

在對360°全景影像系統測試時,我們主要測試車型是SUV。考慮兩點:買SUV的人越來越多;其次SUV車身高,車内坐姿也高,變相地造成視野盲區的角度會變大。

車天下君實測兩台360°全景影像系統發現,全景顯示範圍非常廣。先來說說顯示效果,在發現障礙物時,當前360°全景影像系統都可以通過不同顔色标線顯示與障礙物的距離,如顯示為黃色,則表示距離障礙物1米左右;待到顯示紅色,則表示離障礙物非常近,已經小于50cm。随着距離越近,警示聲音變得更急促。

此次實測我們用“雪糕筒”模拟兒童(80cm左右)實測。國内交通事故顯示,在所有汽車兒童盲區中,事故率最高的盲區有3個:車頭正前方、車前側靠近大燈的位置、車後方,所以這三個地方就是重點測試的地方。實測發現,當模拟有小孩位于盲區,從車内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360°全景的畫面卻可以清晰顯示“孩子”的位置,并用紅線和聲音提示,有效幫助司機避免盲區視角。總的來說,360°全景系統可以通過畫面清晰顯示車輛周邊的情況,即便是倒車,也可以提示車輛與停車線之間距離,還有雷達提示音和标線顔色供駕駛員判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