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白茶一般是哪些地方喝的

白茶一般是哪些地方喝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2:19:36

白茶一般是哪些地方喝的(真正會喝白茶的人)1

本文由白茶大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人在天冷的時候,味覺就會特别靈敏。

稍有風吹草動,味蕾生出的記憶自會瞬間複蘇。

入冬之後,便愛上了煲湯。

而每次享用美味,就會想起汪曾祺老先生那首《七十抒懷》。

其中有兩句:“假我十年閑粥飯,未知留得幾囊詩。”

雖然年紀沒到,但也仿佛懂得了,老先生所要表達的一點點人生的緊張感。

也是,面對一根根止不住生長的白發,誰會不緊張呢?

罷了,老了便老了,還是享用美食要緊。

要知道,口腹之欲,才是支撐人的最基本的門窗立柱。

而每當吃完油膩的食物,總是急着泡一杯新白茶,來解解膩。

昨天,正坐在茶桌前和李麻花聊天。

她突然來了一句,“你知道嗎?有人喝了我們家的白茶,不僅喝出了産地和日曬時間,甚至樹齡都能說出來,你說神不神?”

說完,還擺出了一幅似笑非笑的表情。

能入李大小姐的眼,看來,茶圈裡的“神人”無處不在呀。

白茶一般是哪些地方喝的(真正會喝白茶的人)2

白茶一般是哪些地方喝的(真正會喝白茶的人)3

《2》

某天,去外面喝茶。

遇到了一位自稱“老茶客”的人,據說,他已經喝了二三十年茶了。

而喝白茶的時間,也足足有10年之久。

至于是真是假,我們無從考證,也隻能暫且相信了。

接着,他泡了一杯白毫銀針。

隻見對方喝了一口茶湯以後,便開始啧啧贊歎:“這茶好啊,滋味感很足,絕對是xx地的高山茶,而且日曬時間超過了48個小時,有太陽味。”

天呐!這般境界,窺一斑而見全豹,想必是大師級别的人物啊!

可是,當自己品嘗過後,卻覺得大失所望。

白茶一般是哪些地方喝的(真正會喝白茶的人)4

白茶一般是哪些地方喝的(真正會喝白茶的人)5

這哪裡是高山銀針呀?又苦又澀,鮮爽感也很弱,完全沒有高山茶的風采。

我們都知道,太姥山高山茶園裡的茶樹,享受着得天獨厚的“溫、光、水、氣、土”。

适宜的溫度,溫和的光照,雲霧缭繞,水分充足,空氣清新,土壤疏松通透,氮磷鉀等微量元素含量高……

這一切的一切,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生長環境。

因此,産出的白茶内質充足,且擁有着豐富的茶氨酸物質,适中的茶多酚物質,以及少量的咖啡堿物質。

故而,茶湯的滋味表現,是鮮爽而不失層次感的。

就好像剛從菜地裡摘下來的鮮黃瓜,還帶着晶瑩的露珠,一口咬下去,鮮嫩脆爽,又鮮又嫩又清甜。

很顯然,這款白毫銀針并沒有達到高山茶的标準。

另外,對方所說的太陽味,其實也并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不管是在白茶的國标中,還是茶葉審評術語中,都沒有與之相關的詞彙。

提到“太陽味”,我們第一個會想到的,便是剛曬過的棉被。

抖一抖,拍一拍,晚上蓋在身上,又暖和又溫馨,并且散發着一股陽光的味道。

然而,這種味道後來被證實,其實是螨蟲被陽光灼燒的氣味。

這樣想一想,白茶裡又沒有螨蟲,哪來的“太陽味”呢?

實際上,茶友們日常所說白茶的“太陽味”,可以理解為一股曬幹的幹草香。

大家可以想象,白茶在溫和的陽光下進行日光萎凋時,恣意舒展,順利走水,漸漸變得萎縮。

同時,也可以作為日光萎凋的象征之一。

但是,通過“太陽味”來判斷日光萎凋的時間,那可就太魔幻了。

白茶一般是哪些地方喝的(真正會喝白茶的人)6

白茶一般是哪些地方喝的(真正會喝白茶的人)7

《3》

白茶的制作,并不死闆。

就像大廚做飯的時候,可不會像新手那般,對照着食譜,完全不懂得變通。

因為這樣做出來的菜肴,是沒有靈魂的。

而茶農們也經常念叨着一句重要的口訣:看茶做茶,看青做茶,看天做茶。

雖然白茶的工藝很簡樸,隻有萎凋和烘幹兩道。

但正所謂,越簡單的事情,越需要用心做,才能做到完美。

在萎凋茶青的時候,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它們萎凋和幹燥的時間,并不完全相同。

先拿白毫銀針來說,芽頭肥壯飽滿,呈筍殼狀結構。

剝開中間,能足足發現裡頭藏着5-7層,如果想要徹底幹透,萎凋時長自然不同于有芽有葉的白牡丹和壽眉。

另外,每年茶季的氣候不同,光照不同,降水不同……

做茶的時候,如果今天氣溫高,日照時間長,空氣濕度大,日光萎凋就得少一兩個小時。

到了隔天,空氣幹燥,溫度下降,光照柔和了,再來繼續進行日光萎凋。

換言之,日光萎凋的時間,沒有一個具體的數字。

外界的種種不确定因素,包括光照、濕度、風力等,都會影響萎凋的時長。

所以,茶農們會根據當年的氣候,當天的天氣,來适當進行調整。

另外,如果有茶掌櫃告訴你,“我家的白茶,按照标準曬足了72個小時”,那他肯定是個外行,不懂茶的人。

既然經驗豐富的制茶師傅,都未必能擁有“喝出日曬時間”的技能,那麼,那些不曾上過茶山,且根本沒有親眼見過白茶制作的人,又是怎麼喝出日曬時間的呢?

很簡單,胡編亂造呗。

反正,隻要眼神夠堅定,說話夠天花亂墜,總會有人信服的。

而真正嚴謹的人,真正抱有研究态度的人,才不會随口說不負責任的話。

白茶一般是哪些地方喝的(真正會喝白茶的人)8

白茶一般是哪些地方喝的(真正會喝白茶的人)9

《4》

喝茶,還是應該簡單點。

對于一個普通的茶客而言,白茶的品質和風味,才是重中之重。

決定白茶品質的“三駕馬車”,分别是産區、工藝、儲存。

古人雲:高山雲霧出好茶。

高山茶園的産區環境優秀,茶青原料内質豐富,未來成為好茶的概率,也就更高。

好山好水出好茶,正是這個道理。

而提到工藝,日光萎凋隻是其中之一,後續的烘幹也很關鍵。

要用足夠的耐心和細心,低溫慢烘,将白茶徹底烘幹烘透。

尤其是像白毫銀針這般,芽頭飽滿的白茶,如果掌握不好火候,含水量便會超标。

而含水量超标的白茶,注定經不起長時間的儲存。

白茶一般是哪些地方喝的(真正會喝白茶的人)10

白茶一般是哪些地方喝的(真正會喝白茶的人)11

久而久之,多餘的水汽便會侵蝕茶葉的養分,讓白茶受潮變質,最終發黴。

最後的儲存,則是白茶能否越陳越香的關鍵。

用良好的倉儲,密封、幹燥、避光、陰涼、無異味,為白茶提供一個優秀的陳化環境。

以上三點,是挑選白茶時的關鍵因素。

而白茶到手了之後,沖泡來喝,香氣和滋味好不好,純不純正,才是我們所關注的重點。

優質的白茶,香氣馥郁,有毫香、花香、草藥香等等,層次豐富多變,而不單一。

湯感淳和柔潤,稠滑細膩,能喝出飽滿的、豐腴的韻味,而不是空洞的、寡淡的。

真正懂喝茶的人,會全身心地投入,感受茶湯為自己所帶來的美妙體驗。

這,才是真正的專業。

白茶一般是哪些地方喝的(真正會喝白茶的人)12

白茶一般是哪些地方喝的(真正會喝白茶的人)13

《5》

我們的味蕾,不是計時器,更沒有定位功能。

酸、甜、苦、辣、鹹,才是舌頭所能正常接收到的訊号。

如果有人說,自己的舌頭有特異功能,能喝出日曬時間,喝出樹齡,那幾乎可以被列為“世界不可思議事件”了。

當然,但凡有點理智的人都知道,故弄玄虛罷了。

真正的專家,都是低調的。

他們一心投入制茶、品茶,不露圭角,低調做人。

抛頭露面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好比隐居在山林裡的世外高人,仙風道骨,知識淵博。

在遠離世俗的地方,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小天地,足矣。

歡迎關注【白茶大課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大課堂菇涼陳(taimumag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