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心理
思考人生,探索未來
學習認識世界,把握人生方向
自古以來人類對于自我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的思考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随着人類社會的發展,我們的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都在試圖解開人的價值和意義,但始終沒有一個标準的答案。
在十九世紀末,以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心理實驗室為标志的科學心理學為起點,心理學正式登上了大雅之堂。在心理治療的領域内,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也開始關注人的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這裡以美國籍精神病學家弗蘭克最為突出。弗蘭克以人本主義取向創始了意義療法,他強調人對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的看法,對迷失在世道的人們有深刻的啟發作用。
首先,我們先弄明白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的區别。我們都知道,評價一個事物的意義,就在于事物的客觀價值和主觀價值來綜合體現的。比如一杯水,在大自然中随處可見,便宜而廉價,但同時又是我們人乃至萬物不可或缺的,這些就是水的本質的客觀價值,但是如果這杯水放在沙漠中對于一個快渴死的人,這杯水就有無比珍貴的價值,這個價值就是人們主觀上給予它的價值----主觀價值,主觀價值是人們對這杯水所賦予的價值。而這些客觀價值和主觀價值加起來就是這杯水人們所定義或者評價的意義,它通過觀點看法評價具有了意義。而同樣的道理,用在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的區别上,我們可以理解:人們通過對人生價值的評價或觀點意見賦予人生意義。
人是有社會屬性的高級動物。那麼人的價值體系裡應該有心理需求上的社會價值和因為生理需要而存在的基本保存個體的價值。社會價值體現在人應該有的責任和義務以及自我實現方面。比如我們應該孝敬老人,撫養孩子,關愛周圍的親人朋友,對這個社會盡到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求保障、求别人關懷,求團體歸屬,尋求自我價值的實現等。而保存個體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生命、生存、種族繁衍等方面。
人的價值,它是怎樣産生的呢,我們通過信念的力量,反射出我們的價值觀,繼而是人生觀,以及世界觀,最後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态度,并賦予其意義,構成了我們人作為一個有社會屬性的個體的輪廓。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受到的是:價值感。而這種價值感就是我們人生的主觀價值,人生的主觀價值在生活中我們能從三個維度來尋求。1創造性價值(工作):此種價值感,我們看在求新求變,求探索,開創全新的領域,自己的事業,以及精益求精的日常工作中體驗得到。2經驗性價值(生活):這種價值感可以由日常生活中對美好失去的欣賞與人際關系中愛的授受中體驗得到。比如愛情、幸福,欣賞美等。3态度性價值(成長性價值):這種價值感可由對人世間悲歡離合一切無常變化所形成的人生态度(人生觀),特别是自我的成長等,在生活中人的心靈成長來自兩個維度悲和喜。悲的我把它們看成是人的各種遭遇不幸、磨難等,這部分可以帶給我們心靈成長的高度,而喜的我把她們看成是成功、幸運、快樂等,喜的部分能帶給我們心靈成長的寬度。
人生的價值通過這些表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值得慶幸生命賦予我們的一切,更應該努力此生我們想要實現的一切,那樣才不枉此生!
推薦書籍:弗蘭克《追尋生命的意義》 《心理咨詢師教程》 《人格心理學》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