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感悟心情?随筆1讀書日有感,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讀書日感悟心情?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随筆1
讀書日有感
黃一心
“世界讀書日” (4.23) 剛剛過去。很多人說讀書是人生第一大樂趣。
我也喜歡讀書,但卻以為如果能寫書則更好。國外有人說過,一個學術界人士,一生至少要出一本書。1950年代批判丁玲時,其重要的一條罪狀是倡導“一本書主義”,說是誘導壞了青年,青年人隻應該做一隻“螺絲釘”。但我想想寫書還是利大于弊,對社會可能有些貢獻,至少也沒有大的壞處。如果受到批評,這在國外也是常見的事,作者應該“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少數人可能被打成右派,受牢獄之災,但1980年代丁玲等還是平反了!
我幼時的夢想便是出一本或幾本書。現在想起來,作為一個學者,不出一本書實在也不好意思。1980年代初,我去上海市圖書館查閱資料,按作者姓氏索引檢索,我工作的單位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的幾位專家,年輕時就已經出過幾本專業書了。例如肖榮炜所長、楊存性副所長、何尚英副所長等,在1950年代,僅二、三十歲時就出版過介紹血吸蟲病防治,釘螺生物學特征以及殺滅釘螺等的小冊子,定價幾角,有的僅0.05元、0.08元。後來他們都卓有成就,楊所長還曾在世界衛生組織工作過4年,對全球寄生蟲病防治做出貢獻。
不是專家能不能寫書?前幾年一位朋友,是無錫市某中學的美術老師,送我一本他著作的《胡文偉市井風俗畫》,其中有“惠山泥人店”、榮巷老街“箍桶匠鋪”等,無錫諸多鄉土風俗躍然紙上;大女兒的一位同學是張家港梁豐中學的生物學老師,教學之餘參與撰寫介紹蘇州地區植物的系列叢書。所以本人以為讀書如有餘力,實在應該動動筆。
工作時我出過幾本專業書,退休了,精力差了,但是還想寫些東西。今年初,1990年代我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的導師勒諾爾·曼德森(Lenore Manderson)發來一本她主編的書,是2021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出版社剛出版的,書名譯成中文是《病毒載量: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性人類學研究報告》。我閱後覺得很好。于是,拟将其譯成中文。早上5時便起床,每天譯2頁,樂此不疲。估計年底能夠譯完,希望籌到經費能夠出版。
1970年代我碩士研究生導師周家修曾送我孔子的一句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望我努力學習、自勉。2011年周老師曾被授予“江蘇省醫師終身榮譽獎”,如今她已100周歲了!孔子稱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我們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