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墁地和《營造法式》磚作制度
中國古代老百姓傳說:皇家宮殿都是金子做的,就連地面都是 “金磚墁地”,其實這隻是民間對于富麗堂皇的皇宮奢華裝飾的一種猜想和誤解。
古代建築的“金磚”雖有金磚之稱,其實并非金子打造,和普通磚的材質一樣,都是用泥土加工制成的。
據古籍記載,“磚”這個名稱由來已久,《詩經》: “中唐有甓(pì)”。《爾雅》:“瓴甋di謂之甓。㼾磚也”。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堂院中的路面鋪砌地磚,瓴甋稱為甓瓦,磚叫㼾磚。
古代泥磚被稱為“金磚”有以下原因:
一、此磚制作工藝十分複雜,燒制完成後,質量極重,質地極為堅硬,敲擊時會發出類似金子制品的清脆回聲;
二、這種泥磚制作因為耗時費工,價格十分昂貴,幾塊磚就需要付出一兩金子的代價,所以被民間俗稱為“金磚”。
二、這種磚在明清是由蘇州皇家禦窯專門燒制,成品專供北京京城宮殿使用,所以被官員和工匠稱為“京磚”,因為諧音,久而久之,又被百姓稱之為“金磚”。
金磚解讀
“磚”,繁寫體偏旁“専”簡化為專。從石、專聲。明代大量用土坯燒制成磚,屬于建築材料,如:磚坯、磚瓦。宋《營造法式·窯作制度》所載磚的品種有以下各項:(一)方磚。(二)條磚。(三)壓闌磚。(四)磚碇。(五)牛頭磚。(六)走趄磚。(七)趄條磚。(八)鎮子磚。
金磚的制作分為八道工序;
1選土,2練泥,3澄漿,4制胚,5陰幹,6入窯燒制,7打磨,8桐油浸泡。
金磚的原料選土必須是“粘而不散,粉而不沙”的優質土,用水浸泡後,用雙腳反複踩踏,反複捶打,成為稠泥,這個過程便是“練泥”。
金磚入窯制作過程十分複雜,淘汰率極高,每一批的燒制時間一般需要半年以上。每道工序都要經過反複檢驗,優質成品要做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大約七、八塊磚中才能選出一塊合格滿意的成品金磚。
燒好金磚之後,還要經過幹磨、水磨多次打磨。打磨之後要放入桐油裡浸泡一段時間,最後可使金磚外表像鏡子一樣光滑铮亮,質地厚重堅實,大大延長使用年限。
經過多道複雜工序,一塊合格的成品磚的制作年限耗時需一年左右,制好的金磚最後長途運輸到京城,被使用在皇宮的地面鋪裝上,因此一塊金磚折價耗費一兩黃金一點也不誇張。
宋《營造法式》卷十五.磚作制度.鋪地面原文
鋪地殿堂等地面磚之制:用方磚先以兩磚面相合,磨令平;次斫四邊,以曲尺較令方正;其四側斫令下棱收入一分。殿堂等地面,每柱心内方一丈者,令當心高二分:方三丈者高三分。如廳堂、廊舍等,亦可以兩椽為計。
白話文翻譯:
殿堂等地面磚鋪地制度:把兩塊方磚的磚面貼合,相互摩擦使磚面平整:然後砍磨四邊,用曲尺校正成為正方形;使磚的四個側面下棱角線收入一分。鋪設殿堂等地面,如果立柱中間地面為一平方丈的,地面中心略高出二分,三平方丈的高出三分。如廳堂、廊舍等也可用兩椽的長度計算。
古建築鋪地面磚工藝
1:金磚墁地:是墁地中的最高級作法,使用質量最好的金磚,做法十分講究,最後桐油塗刷、打蠟,地面平整光潔,美觀耐用,多用于重要宮殿建築。
2:細墁地面:是比較高級的鋪地做法,對方磚進行加工砍磨,規格統一、棱角完整,鋪墁的地面灰縫很細,多用于等級較高的建築。
3:倘白地面:是比較一般的做法,磚料隻磨面,不磨肋,用于一般建築。
4:粗墁地面:是比較簡易的做法,磚料不需過多砍磨加工,磚的平整度和接縫不如細墁地面那樣講究,顯得粗糙一些,多用于一般建築。
古建築常見磚縫排列形式
1.方磚十字縫,常見形式。
2.方磚斜墁。用于比較講究的建築。
3.十字縫鋪地,多用于宮廷建築
4.車辋 (wǎng )地,多用于亭院建築
5. 卍字錦,多用于園林建築
6.柳葉人字紋,多用于民居和園林。
本課學習重點:
1、古代泥磚被稱為“金磚”原因;
2、金磚的制作工序;
3、 《營造法式》磚作制度;
4、古建築鋪地面磚工藝;
5、古建築墁地常見的磚縫排列形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