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養殖從業不易,共謀水産行業繁榮。不誤導不誇大不炒作不标題黨。用養殖人的語境,讓你在短時間内享用一份精品!
蜻蜓幼蟲必須在水中度過,學名水虿(chài,近似音讀"彩"、"钗"),人們習慣稱之為“水中老虎”、“吃魚虎" ,它是昆蟲綱蜻蜓目昆蟲稚蟲的一種統稱。在露天水産養殖中,水虿和水蜈蚣一樣,對水花育苗階段中的水花苗至寸片以下的魚苗傷害很大,不但對魚、蝦苗種危害極大,還會侵襲南美白對蝦秋茬苗,造成嚴重損失。
(豆娘、蜻蜓幼蟲---水虿)
水虿,也就是蜻蜓在羽化前的幼蟲。體色一般是暗褐色或暗綠色,外形與其成蟲類似,無翅,肉食性,性情兇猛,喜歡捕食小型水生昆蟲及捕食小魚和蝌蚪。
(水虿:左為蜻蜓稚蟲,右為豆娘稚蟲)
一、水虿的生物特性
一隻蜻蜓生命中有95%的時間是從水裡度過的,蜻蜓的幼蟲叫水虿。 它一般選擇在一個晴朗靜谧且風和日麗的夜晚,并且在黑夜的籠罩和掩護下開始魔幻般的變化,如果白天羽化的話,會被肉食動物攻擊,且白天溫度高,翅膀幹的太快,容易破裂,這點跟蟬一樣。
(水虿羽化成豆娘或蜻蜓)
水虿一旦進入絕食期時,總是腹部朝天,也就是把腹部接近水面進行汲取空氣中的氧氣;因為它已經不能完全像以往那樣子在水中用鰓進行呼吸了,所以隻能在水面和空氣的交界處進行呼吸。當它們的水下呼吸系統關閉的時候,它們就别無選擇的要在空氣當中去了。
水虿即使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它們也能捕捉到獵物,它們能利用觸角和長腿感覺到水波壓力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獵物的大小方位,形狀質量等。
(水虿常以水草為掩護)
水虿的生長時期,依種類不同而有不同長短的生長時期,短的約2-3個月,普通種類約1-3年,最長的則要7-8年才能完全成熟,期間約需經過8-14次不等的脫皮,然後爬出水面,脫殼變成蜻蜓成蟲。
蜻蜓成蟲能吃掉比自己小的所有在空中飛行的昆蟲,水虿在水中也從不挑食,一旦饑餓難耐的時候,所有在它身邊路過的比他小的水生生物也會成為它的美食;蜻蜓卵孵化時,由于内骨骼脆弱無比,這個時候很容易成為過往魚類的美食。
(水虿捕食小魚)
二、水虿的習性
蜻蜓幼蟲---水虿體色一般呈暗褐色或稍芾綠色,尚未性成熟的幼蟲和成蟲的外形相似無翅。蜻蜓幼蟲性情兇猛,肉食性,下颌有"面罩“狀口器,捕食時能迅速伸展,将獵物牢牢鈎住,然後大口咀嚼,同族之間也會互相殘殺。蜻蜓幼蟲經常潛伏在河道、廢舊池塘底泥或殘枝敗葉底下。
(水虿捕食小魚)
在水産養殖的苗種池中,一般注水7天左右蟲卵就會長成危害魚蝦苗種的幼蟲。
三、蜻蜓幼蟲---水虿的危害
水虿喜歡捕食小型水生昆蟲及其幼蟲,能捕食小魚、小蝦和蝌蚪,尤其喜歡捕食稚嫩的魚苗和蝦苗。水虿稚蟲期進食量非常大,1天能侵害3厘米以下的魚苗或蝦苗10尾以上,對魚苗水花和剛放養不久的蝦苗傷害最大。
水虿,無論是成蟲還是幼蟲,都是肉食性動物,傷害的對象是小魚小蝦小螺,被視為水中不折不扣的殺手。
(水虿捕食小魚)
水虿對3厘米以上的魚、蝦苗種的侵襲危害程度會大大降低。水虿有時會成為某些魚類(比如鯉魚和肉食性魚類)的美食。
四、水虿的防控
①生石灰清塘。每畝水面施用生石灰120~200斤,溶水潑灑。
②燈光誘殺。水虿、龍虱和水蜈蚣等水陸兩栖蟲害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龍虱和水蜈蚣等都是直接呼吸空氣的,在水下一段時間後必須浮到水面呼吸空氣,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龍虱鑽一下水面然後沉下去,也經常看到水蜈蚣尾部露出水面呼吸空氣。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水虿、龍虱和水蜈蚣等水陸兩栖蟲害等都有趨光性。
燈光誘殺的方法是用竹竿或木棍搭成方形或三角形框架,夜晚在框架内滴上煤(柴)油,然後點燃煤(柴)油燈或開啟電燈,水虿、龍虱和水蜈蚣等則趨光而至,接觸煤(柴)油後就窒息死亡,也可用滅蚊噴霧劑噴灑也可。
③敵百蟲。每立方米水體用90%晶體敵百蟲0.5-2.0克,溶水全池潑灑,用0.5-1.0克/立方米水花苗期間并無傷害,烏仔小苗可用1.0克/立方米,但用量要精準。
④市售殺蟲劑系列藥物滅殺。須注意殺蟲藥使用說明上的"苗種禁用"、"苗種減半使用"的特别規定。
⑤市售殺蟲劑系列藥物滅殺,須注意殺蟲藥使用說明上的"苗種禁用"、"苗種減半使用"的特别規定。
另請參閱:水花(魚苗)育苗:常見的八類水生敵害蟲類及其防控
(備注:本文僅供參考和交流!内容和圖片大多來源于網絡資料,如有異見請告知,歡迎指正和留言讨論)
水産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敬請關注頭條号@漁人劉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請登錄西南漁業網,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内容補充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養殖##養魚##水産養殖##水花##魚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