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讨好别人,那是我對于人們最後的求愛,靠着這條滑稽的細線,維持着和人類的聯系”——太宰治
01:引子前陣子,七歲成名的著名作家蔣方舟在某一檔綜藝節目上透露自己是“讨好型人格”,此舉讓在座的很多大咖們頗為震驚:看上去知書達理、溫文爾雅,待人十分友善的作家竟然有“讨好型人格”傾向?
“我因為太希望别人喜歡自己了,而成為了一個谄媚的人。”
年僅9歲的蔣方舟如是說;因為自小成名,興趣愛好與他人不一緻,普通的家庭教育對于這位“神童”也無法起到很好的教化作用,所以她很孤獨,也不懂如何與他人相處。
蔣方舟自曝有讨好型人格
在家庭、社交等多方因素影響下,她演化出了自己的待人接物之道:處事小心,照顧他人情緒,隐藏傷害與攻擊性,盡量滿足他人的要求,刻意讨好才可以讓别人開心。此後,這個處世模式在她的性格裡深深紮根。
她後來的日子并不算如意,總是要通過“哄”好别人,委屈自己的方式,來讨好身邊的人,男朋友罵了她兩個小時,盡管沒錯她也不懂得如何反駁,一直在道歉認錯。所幸,後來通過強大的自愈能力修複了“讨好型人格”的缺陷,也就是那一刻她才真正領略到待人接物是這麼輕松、舒服。
聽完她的講述,大家都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但不知是否真的理解了“讨好型人格”所代表的深層次含義,并非所有擁有“讨好型人格”的人都可以徹底被“治愈”或“自愈”,成功的例子極少,大多數人都花了餘生與之“纏鬥”,且最後都以戰敗告終。
德·穆迪說:“性格是一個人看不見的本質。”
其表達的同樣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道理,由于性格具備穩定性,成型之後便很難通過後期幹預去改變;因而一個人的性格如何,其好的因素和缺陷那種占比多,奠定着她将要度過幸福/痛苦的餘生。
而一個人性格養成的決定性時期,便是童年。
02:“讨好型人格”含義是什麼?其表現有哪些?“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一種人格。
(1)在對人方面:
他們通常很照顧别人的感受,保持高度敏感,過度的為别人考慮,害怕傷害到别人;他們在和别人交談的時候,沒有自己的主見,主動性地擡高别人,貶低自己;
他們和别人交際的時候總是不自然,時刻保持着“讓對方好”的傾向,内心矛盾的委屈自己、成全他人;他們對于别人對自己“私有領域”的侵犯默許、容忍,做不到大膽驅逐;他們渴望建立親密關系又害怕失落......
(2)在對事情方面:
他們面對自己不苟同的人和事,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善于隐藏和僞裝,笑臉相迎,違心的表示認可;他們對于别人提出的要求通常不會拒絕,哪怕要求無理或者内心抵觸;
他們對他人的訴求具備表達障礙,不善于劃清邊界,禮貌拒絕;他們小心翼翼,嘗試盡力做好事情但又墨守成規,害怕因為“越雷池”而遭受嚴厲責備......
并且,擁有以上特征的人,并不是長大後踏入社會被某些“處事規則”而同化,絕大部分人是從小養成了這種“習慣”,就像小時候的蔣方舟一樣,現階段所呈現的表象歸咎于童年時埋下的“缺陷種子”。
03:讨好型人格的成因分析為何你具備讨好他人的傾向?
為何孩提時的你會養成“讨好型人格”?
為何你的孩子無形養成了“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成因較為複雜,每個獨立的個體養成此類人格的原因不盡相同且紛繁複雜。自誕生到長大成人的過程,就像捏泥人一般,諸多因素在我們的人生中雜糅,從而捏造出了現在的“自己”。
但可以确定的是:“讨好型人格”的養成時期,多發生在三觀正在形成、安全感在建立、性格逐步趨于穩定的童年時期。
那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了“讨好型人格”的養成呢?不妨來剖析個真實的案例:《一起出發吧》節目中,楊爍對于兒子楊雨辰的教育方式;從這種“楊氏教育”方式中,可以窺探出一二。
(1)在盲選房子的環節中:遊戲規則是選到後父子倆要步行到選到的目的地,楊雨辰開心的選擇自己的幸運數字“5”。但很不湊巧,選到的五号房子路途最遠、海拔也最高。楊爍在路上逐漸暴怒,對于雨辰的選擇不斷兇狠的質問:“以後選哪個?”,極度畏懼父親的楊雨辰邊哭邊選擇妥協:“以後選1......”
強迫孩子換掉幸運數字
(2)在楊爍給楊雨辰洗腳時:水溫對不耐熱的雨辰來說很燙,但楊爍站在自己的角度,堅持說不燙!迫于壓力,雨辰忍痛把腳放進熱水裡,違心地承認水不燙。
到底是誰在洗腳?
(3)在步行路途中風景甚好時:楊爍問雨辰要不要一起拍照?雨辰終于鼓起勇氣說:我不想和你拍。楊爍聽到後再次暴怒:拍還是不拍?雨辰還是無奈的說了:“拍”......
被迫說出:拍!
面對嚴厲冷酷的楊爍,楊雨辰内心是極度恐懼的,因而他隻能不斷同意父親的觀點:1才是幸運數字、這樣的燙水隻是剛好合适、我很想和爸爸拍照。因為他從父親一次又一次的責備、嘶吼中也總結出自己的生存之道:隻有認同才能減少懲罰,隻有讨好才可以減少點呵斥,隻有妥協、僞裝才能換來“安甯”。無形中,一種讨好的傾向逐漸生根發芽,從讨好父親開始蔓延、滲透到其他人。
楊爍
在某種意義上,小時候的楊雨辰便是長大後的蔣方舟,甚至不止于此;當楊雨辰長大時,能否像蔣方舟一樣獨立自愈,仍很難下定論。但顯而易見的結論是,不合格的家庭教育(模式、理念)是養成“讨好型人格”的主要成因,如:
1.“愛的收回”威脅——父母利用弱點“操控”孩子,時常灌輸孩子強烈的被抛棄感
一位德國腦科學家Huther說:“當人們隐藏起真實的自己時,也許表面上他們獲得了成功,但他們從來沒有過幸福的生活,因為他們永遠無法放手,無法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們總是感到緊張,他們必須一直不停地努力,内心渴望得到成功去填補内心的缺愛和安全感缺失。”
選擇讨好父母的孩子,有一部分是原因他們在追求自己心理安全需求。因為父母是孩提時最親近的人,童年時期對于父母愛與關懷的需求也是最“旺盛”的,但因為自己表現不好、做錯事,偶爾會被批評指責,無法得到父母的愛;另一方面,對于做錯事的孩子,很多父母用“威脅式”的方法來管教:
父母總是利用孩子心理安全需求的“弱點”來對他們進行操控,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和目的,殊不知在類似的“愛的收回”威脅中,無形擴大了孩子内心的被抛棄感,讓他們時刻有被遺棄的危機,從而形成了:“隻要我聽話、隻要我讨好就可以被愛”的認知偏差,但父母從未及時給予糾正,這種“偏差”逐漸根深蒂固,最後從讨好傾向轉變成讨好型人格。
2.暴力式育兒——嚴厲批評、謾罵、否定、零容忍
像楊爍一樣,父母在施教時沒有耐心,對孩子犯的錯誤不給予容忍,從不給孩子試錯機會,也會讓他們衍生出讨好的傾向,賣力讨好。兒時,最權威、最榜樣的人是誰?當然是自己的父母。當自己遭受批評、謾罵、否定的時候,就會想辦法盡量讨好,這便是孩子們和“權威”的相處模式。
設想一下,你有一個動不動就暴怒,揚言要打你、懲罰你的父親,你能不小心翼翼的做事嗎?在恐懼面前,内心想到的隻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擺脫,二是僞裝與妥協;當無法擺脫時,隻能通過妥協、苟同、讨好的方式來減少“恐懼”了。
3.控制欲過強——父母要求過于嚴苛,父母要求的内化
再者,父母過強的控制欲也會讓孩子往讨好型人格的道路上漸行漸遠。其“原理”是這樣的,控制欲過度的父母,對于孩子會不斷提出嚴苛的要求,并且在類似家庭中有個潛在的“規則”是;隻有滿足了父母的要求,才可以被表揚,被鼓勵,被放過;總而言之,就是達到父母預期,才能有自己的空間。
孩子對于這種需求,通常在前期是抵觸的,但顯然這種抵觸并不奏效;于是他們便會将這種“抗拒”轉變為“順從”,通過将父母的嚴苛需求内化,來為自己争取“一方甯靜”,這種模式久而久之也會形成習慣,最後導出“刻意讨好”人格傾向。
4.父母未能及時糾正孩子自身對于“讨好”的錯誤認知
還有一種情況較為特殊,孩子養成讨好型人格與父母并無直接聯系,隻是孩子自身因為某些事情造成了認知的偏差,誤認為:隻要“讨好”,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種東西包含愛和其他需求;也許是在和其他朋友交際的時候學到的,也可能是從某件不起眼的小事“感悟”得來。
若是父母沒有及時的洞察這種傾向,當“讨好”的種子紮穩根開始泛濫生長,形成習慣時,就比較難以矯正了。
小結:“讨好型人格”成因源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瑕疵,也可能存在外界因素無形的影響,但外界的影響遠不如來自“權威、榜樣的父母”的不正當施教那麼根深蒂固,因而那些“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不快樂的餘生也許是“拜父母所賜”。
04:“讨好型人格”有哪些危害?
客觀來說,任何事物一棒子打死是不對的,都具備其雙面性,讨好型人格也不例外:對他人的認可、妥協,在某種程度上是對自己有益的,且有迹象表明:具備讨好型人格的人有更大的幾率被社會接受,因為他們“懂得”處世之道。
但,讨好型人格的人在另一方面也同樣要遭受來自于“他人”、“自身”共同施加的折磨,換言之就是“讨好型人格”雖利弊共存,不過現實中其造成的“矛盾”遠勝于其帶來的“甜頭”。
因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其呈現形式就不同。譬如在小時候僅是為了得到愛而讨好父母,到了長大便開始讨好周遭的人,并且通過默默承受委屈,成全他人的快樂,滿足他人的情緒需求;在此後餘生中、逐漸邁過而立、耳順、知天命之年後,開始去“消化”因“讨好”帶來的後果。
如電影《小醜》,從另一種角度去解讀的話:男主亞瑟為了讓單親母親開心,所以表現的很順從,聽信她對于他的職業規劃;害怕被社會抛棄的亞瑟,努力讨好周圍的人,于是他開始學會“假笑”,即便世界不斷向他施加惡意,仍以“微笑”還擊;但最終他因為内心的多重矛盾被點燃,最後釀成了“槍擊三人”慘劇。
電影:小醜
撇開大背景不談,造成小醜亞瑟的悲慘命運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源于他多重的人格,這其中就有“讨好型人格”的一席之地。可見,悲劇是大多數“讨好型人格”的收場方式,他們以這種特殊的方式,來彰顯自己對于命運中累積起來的“恐懼”、“惡意”、“不滿”的反抗,來表達自己潛藏已久的“怯懦的勇敢”。
不斷“讨好”他人的亞瑟
05:如何防止孩子養成讨好型人格?1.根源反思意識,依靠父母自我的覺醒: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進行自我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理所當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教育成果如何,取決于父母的施教手段如何。有的父母能循循善誘,對孩子的發展錯誤傾向及時糾正,善于引導,探索到了和孩子相處既融洽也不過度“放養”的平衡點;而有的父母粗犷式教育方式,讓孩子備受折磨。
因此,對于已養成或者即将發展成“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來說,父母的覺醒,提高自我反省的意識,并付諸于行動,才有可能扭轉乾坤,否則憑借孩子的力量,擺脫對他人的一味讨好幾乎不可能。
“讨好型人格”養成,其主要因素也來源于父母、父母的不正确教育理念,而根治這種理念的方法,唯有他們突破自身狹隘的認知,強化自己的反省意識,通過“思維”上的手段,才能對其“施教行為”做出“質的改變”;否則,不能滲透到父母意識裡的“讨好型人格”防治手法,都将像竹籃打水般不起作用。
小結:防止孩子養成“讨好型人格”,最重要的是父母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因為童年時期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在紙上描繪最多的人,便是他們接觸最多、最親近的人;因而唯有父母具備根源反思意識,通過思維上認可“讨好型人格”的缺陷,意識到自身施教方式的弊端,類似才有可能奏效。
在反思的基礎上,才能做出有效的行動,譬如:
2.父母角色适當的轉變:多從大人視角中解脫出來,學會扮演孩子“良師益友”
盧梭說:當我們愛别人的時候,也希望别人愛我們。當向孩子施加“愛意”的時候,父母渴望得到的是正面的反饋,但是否想過:表達愛意的方式真的讓孩子愉悅嗎?
孩子養成“讨好型人格”,和原生家庭中,父母總是高高在上的為他們着想也有關系;父母以自己的角度為标準,并遷移到孩子身上,從未考慮過是否正确、客觀。孩子和站在“高處”的父母相處,會産生疏離感,但為了自己的需求,隻能去發展讨好的傾向。
因而,父母要做到适當的轉換視角,站在與孩子同齡、孩子自身的角度,來看待“教育的方式”,從第三視角對世界進行觀察,父母可以更可能以同理心對待孩子,清晰的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糾偏。
小結:父母要當一回孩子的朋友,不要總是“居高臨下”,适當放下身段才能換取來和諧的親子關系,也才能讓孩子原理讨好的傾向,不在錯誤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3.放下權威,以平等的身份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及時洞悉孩子成長現況
存在讨好傾向的孩子,本可以及時的抽離,但由于總是得不到父母的援手,從而逐步發展成型。為何總是得不到幫助?為何你總不能及時的、主動的、提前的發現孩子身上的“不良習慣”?原因也許是未做好溝通,信息不對稱,缺乏對孩子近況的了解。
特别是采用“遊離育兒”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更是缺乏類似的有效溝通。如電影《誤殺》中,家庭條件優越、最後誘騙女孩走上犯罪的那個男生,就是遊離育兒模式的“産物”。父母忙于工作,缺乏關照、缺乏及時的糾偏,導緻在錯誤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從孩子身上得知到他們的近況,而要想進一步掌握對稱的信息,務必以平等的身份進行溝通,唯有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他們才可能加大傾訴的意願。
小結:及時洞悉孩子的近況,前提是了解到足夠的信息,這樣才能提供有效的幫助,防止孩子“讨好型人格”的逐步養成。
4.鼓勵孩子适當拒絕,協助他們建立“邊界感”意識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不會拒絕。無論是朋友的要求還是父母的要求,他們都很難大膽地表達反對意見,就像蔣方舟在一次次的“谄媚”中迷失自我,也如楊雨辰拒絕楊爍拍照請求時的唯唯諾諾。
當孩子表達反對意見,且父母意識到自己的要求不合理時,可以适當的給孩子鼓勵,通過這樣的“表揚”使之意識到:并不是隻要順從才可以得到點贊,真實的表達自己也會!要培養他們建立“邊界感”的意識,對于外界(包括父母、朋友、他們)對自己底線、私人空間的“入侵”大膽說不。
小結:消除讨好的傾向,就是要在“學會拒絕不合理要求”中樹立自信,從精神上獲得擺脫它的強勁力量。
06:總結從蔣方舟的經曆與楊爍對兒子楊雨辰教育方式的兩個真實案例中,可以窺探到“讨好型人格”對于孩子成長道路的阻礙作用;但無需畏懼,我們懼怕的不是這種“人格”,而是它長期發展會給我們帶來的弊端;因而,隻要父母擺正心态,對自身教育模式多加思考,發動孩子通力配合,就一定能找到解決的對策。
羅斯·坎貝爾說:隻有健康、建立在無條件愛的基礎上的家長同孩子的相互信任關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機。
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要給他獨立完整的人生,不要像太宰治所描述的《人間失格》一般:讓孩子不快樂的餘生,全都拜“父母”所賜。
全文6000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關注魚井,感謝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