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特電池是根據電魚發明的。
伏特電池是意大利物理學家伏特在1800年發明的,在早期被稱為“電堆”。他把金屬條浸入強酸溶液中時,他發現在兩個金屬條間産生了穩定而又強勁的電流。他又用不同的金屬進行實驗,發現銅和鋅是最合适的金屬,并發明了伏特電池,而伏特電池即為原電池的原型。
每個伏特電池包含兩個半電池,這兩個半電池是通過含有陰離子和陽離子的導電電解質串聯的。一個半電池包括電解質和正電極(稱為陰極)。帶負電荷的離子(稱為陰離子)遷移到陰極;另外的半電池包括電解質和負電極(稱為陽極)。帶正電荷的離子(稱為陽離子)遷移到陽極。在驅動電池的氧化還原反應中,陽離子在陰極被還原(得到電子),而陰離子則在陽極被氧化(失去電子)的電極相互不接觸,但是通過電解質實現電連接。在一個銅-鋅電池中,鋅失去電子的趨勢要強于銅。當兩個電池通過一個鹽橋和一個電導體連接以形成電子和離子流動的封閉電路時,銅離子(Cu2+)實際上是獲得電子變為銅金屬。電子流過連接電極的電導體,而離子則是流過鹽橋,從而産生電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