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柳公權蒙诏帖

柳公權蒙诏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1 13:20:49

柳公權,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說熟悉,初中生都知道他是唐朝著名書法家,與顔真卿合稱顔筋柳骨。再進一步,喜愛書法的朋友對他更是了若指掌,但是,好多書法愛好者對他的書帖既愛又恨。因為,他的書法字看上去“并不好看”,而且特别難練,更無奈的是,即使你練成他的書法,也難以自成章法。大衆與書法圈的朋友似乎都不怎麼待見他。柳公權很寂寞!

然而,這才是真相:

他從小勤奮好學,30歲榜上有名,高中狀元;

他遍曆唐代及以前百家書法所長,與自己的獨特見解融為一體,自創“柳體”;

他受到多位皇帝的喜愛,因此将他“扣留”在身邊,君臣常常徹夜促膝而談;

他的字價比萬金,就連國外使團,都是備好購字的專用資金來買他的字,否則無法交差;

……

柳公權蒙诏帖(書法大家柳公權鮮為人知的一面)1

一、仕途不佳的狀元

1、30歲金榜提名中狀元

大曆十三年,柳公權出生官宦世家。他的父祖及其兄長都曾朝庭為官,尤其是他兄長柳公綽官至兵部尚書。柳公權在這樣的環境下耳濡目染,自小勤奮好學,十二歲即能作賦。另外,小公權還特别喜歡練字,至今在他的家鄉還流傳着他刻苦練字的故事:

柳公權小時候字寫的很差,經常受到先生的責罵,他發誓一定要練好字。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小公權的字在同學之中已屬佼佼者,于是到處自我誇耀。一個常在私塾邊上賣豆腐的老者看在眼裡,故意說小公權的字,無筋無骨,就像他賣的豆腐腦。小公權聽了氣不過,跟老者争辯起來。老者說,我是一個粗人,自然不會寫字,但是我知道,華原城裡有個人,用腳都比你寫的好。你如果不服氣,可以自己去跟他比比,看誰寫的好。第二天,小公權就自帶幹糧,去城裡找老者。當他看到老者運筆如神,鳳舞龍飛,寫下的一行行字,各俱神韻,瞬間就被折服了。

這時候他也明白,賣豆腐的大爺是善意勸他更上一層樓。當即拜老人為師,老人也非常喜歡小公權。提筆寫下一首詩:

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

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十年光景,小公權已成長為一名飽讀詩書的青年。此時他的書法造詣已經相當高深,青出于藍,龍飛鳳舞之勢已成。柳公權,起初也曾前往京城參加科舉,可惜天不遂人願,幾次嘗試都以失敗收場。父兄勸他不必灰心,柳公權繼續增長學識,為将來做準備。

元和三年(808年),柳公權再次進京趕考。這次他準備的相當充分,一蹴而就,考中狀元。這一年他30歲,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

2、穆宗發現其才

狀元及第的柳公權以為等着自己的是官路亨通,好實現自己為民請命的願望。然而,現實卻讓人洩氣。此後十多年時間,柳公權的仕途基本處于停滞狀态,從秘書省校書郎(正九品)升至右拾遺(從八品)。

正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待唐穆宗繼位(公元820年),很快便诏柳公權進京,并對他說:我在佛寺裡見過你的墨寶,早就想見你。随即留任為右拾遺。先後侍奉穆宗、敬宗、文宗三朝皇帝二十年。後來,柳公權在哥哥柳公綽的斡旋下,升為弘文館學士。柳公權特别喜歡這個職位,常常與一衆有識之士談論國事,覺得自己大有一展宏圖希望。

柳公權蒙诏帖(書法大家柳公權鮮為人知的一面)2

可惜,等待他的不是四海酬志,為民請命。而是,由于文宗皇帝太喜歡他,重新诏為侍書學士,怕柳公權嫌官階太低,還讓他兼任谏議大夫,甚至這樣還覺得不夠,又加了知制诰。還特命他掌管撰寫诏書的任務。除了官階小了點,也大大體現了文宗皇帝對他的喜愛。

既然皇帝想要你留下,還有什麼力量能阻擋?柳公權幹脆潛下心來,好好做他的侍官。閑暇時讀書,練字,一晃就是20年。

二、“柳骨”是怎樣煉成的

1、三個境界書法大成

關于境界,禅宗的青原惟信禅師有精彩見解: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禅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即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隻是山,見水隻是水。

雖然是修行參禅,其實與我們每個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第一重,是人之本能,所見即所得;第二重,是認識、學習、感悟并内化的過程;第三重,依道(規律或規則)而行,天人合一,将心中之山與現實之山有機融合為一物,成為自己的獨特體系。

柳公權蒙诏帖(書法大家柳公權鮮為人知的一面)3

柳公權一生的具體經曆已不可考,然而,根據現存作品與零星片段記錄,可知,其書法境界同樣經曆了看山的三重境界:

40歲以前知道什麼是山(書法中的勢與形),将世間書法大家作品之優點做到了熟于胸,并不斷習練,将龍飛鳳舞的外形練到極緻。

40歲至60歲自己遊山(自己在實踐中不斷向前,這個過程都是自己的真切感受,而不是書上說),新境界探索期,結合自己的一些實踐心得,将字的偏旁筆畫的勢,一個個融入到新的字體中,逐漸形成非常具有柳公權風格的書法境界。

60歲以後(心中之山與現實之山,合二為一,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新舊兩體結合,将外鋒内化,形斂而神具,去蕪存菁。柳公權的字“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如此超絕的書法技藝受到當世與後世的廣泛贊譽。

2、畫地為牢

柳公權的理想是修身養性,兼濟天下。現實卻更多的無奈。官場的黑暗,已到令人發指地步,柳公權自然不願同流合污。皇帝對他的喜愛直接導緻人身不自由。無異于的一條無形鎖鍊,将柳公權拴了20年,才是柳公權真正領悟書法的最重要原因。

柳公權蒙诏帖(書法大家柳公權鮮為人知的一面)4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道: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膑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人雖有極大潛力,而要激發這樣的潛力,卻需要真切的危機感。皇帝對他都有近乎控制的喜愛,金口玉言恰似上古時期畫地為牢。這種無能為力的阻隔感就是他的切膚之痛。當發現自己已經等同于限制人身自由時,往往會暴出長而久的韌勁,完成心裡最想做的事業。對于柳公權,就是書法。因為,這是一個人唯一的寄托與牽挂,也是唯一有可能體現其人生價值的方法,尤其像柳公權這樣對書法極有天分的人,更是如此。

三、内方外圓活得世情通達

1、心正直谏

柳公權蒙诏帖(書法大家柳公權鮮為人知的一面)5

柳公權是外柔内剛之人,眼裡容不得砂子,就連皇帝也不例外。唐穆宗在位期間,整日宴樂,要麼就是打獵遊玩,不把政務放心上。柳公權對此深感不滿。于是,在一次穆宗向他請教練習書法之際,借書法喻人,“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皇帝一聽,臉色立變。從此,對柳公權置之不理,直至駕崩。而柳公權也失去了他升遷的最佳時機。

依筆者看來,這句“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正是他自己鮮活的寫照。他常伴君王,卻沒有向皇帝謀求一官半職;他雖官居八九品,卻匹夫有責,多次向皇帝直谏,無外乎心正。

2、美字救美人

柳公權于公剛正不阿,敢于谏言;于内又顯出機智變通的一面。

柳公權蒙诏帖(書法大家柳公權鮮為人知的一面)6

據《唐人轶事彙編記載》:唐武宗曾對一女官生氣,後來把她召來,對柳公權說:“朕對這個人很不滿意,如果能得到學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于是把禦案的紙箋拿過來。柳公權不假思索,立即寫成一首絕句:

不分前時忤主恩,

已甘寂寞守長門。

今朝卻得君王顧,

重入椒房拭淚痕。

唐武宗讓他寫詩,無非是想要給自己一個赦宮人無罪的台階。一向剛直的柳公權在小節上,也是很貼心,難怪讓幾代皇帝都舍不得放手。可見,柳公權與皇帝的關系是亦臣亦友。大義上,不行就是不行,原則不容更改;私下又是無話不談的朋友。甚至皇帝不止一次與柳公權在澡堂一邊搓澡,一邊探讨人生,這就是真實的柳公權。

3、柳字值千金

柳公權40多歲以後,書法的技藝既已舉世無雙。朝野上下都以能得到他的字為榮。當時王公大臣家,如果得不到柳公權為其先人撰寫的碑文,被視為不孝。不僅國内如此,海外諸邦也是慕名登門拜訪。他們觐見皇帝之後,還需專門到柳公權府上求字,他們的主人通常會在賬目支出一欄加上購置柳字的單獨開支,或金銀珠寶,或稀世器物,換了字才能回去交差。

柳公權蒙诏帖(書法大家柳公權鮮為人知的一面)7

尾聲

柳公權是不幸的:家世顯赫,學識淵博,一生卻隻能做一個“小小的伴讀書僮”,被皇帝“囚”于深宮,壯志難酬;

柳公權亦是幸運的:天賜他書法的禀賦,在限定的空間内,柳公權無暇旁顧,專精于讀書、練字,終成飽學之士,更成為不朽的書法大家。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柳公權此生可無憾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