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夕(農曆十二月大年三十)起源: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擊鼓的方式來驅除“疫疠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這就是“除夕”節的由來。
2、春 節(農曆正月初一)起源:古代的春節,是指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時節,南北朝以後才将春節改在一年歲末,并泛指整個春季,這時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人們便把它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到了辛亥革命後的民國初年,改農曆為公曆[陽曆]後,便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為“春節”,因而至今仍有許多人将過春節叫過年。
3、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來源:這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并将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4、清明節(4月5日前後)來源: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曆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别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隻吃涼的食品。
5、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來源: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産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群衆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
6、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來源:陰曆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我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
7、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來源: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記載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九月九那天,他領着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随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 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8、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來源:鹽城民間傳說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了。據說古代帝王習慣在春季二月十五早晨祭太陽,秋季八月十五晚上祭月亮,這就是後來所說的“祭日祭月不宜遲,仲春仲秋剛适時。”古時把農曆每季的三個月分别稱為孟、仲、季。農曆八月十五剛好在秋季的正中, 所以,人們除稱八月十五為 “中秋” 外, 還稱“仲秋”。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達官文士也跟着效仿,此俗逐漸傳入鹽城民間。于是在鹽城每逢中秋就有了祭月、拜月、賞月的風俗。這就是中秋節。
9、臘八節(農曆十二月初八)來源:臘八節起源于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