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溥儀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溥儀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09 10:10:24

  1、《我的前半生》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自傳體小說作品,初看時,滿族人的名字都類似,又多生僻字,看得有點暈,分不清誰是誰,人物關系被我看亂了,看得不急,慢慢看,反正情況以前都大緻了解,就沒有什麼迫切想知道的人物命運,緩緩讀來,靜度時光。

  2、了解溥儀的成長和生活,對我的思想幫助很大,同樣經曆少年、青年、壯年,也同樣為成長付出慘痛的代價,青春還是有悔的,看着看着,又發覺溥儀和我輩的又一共同點,死要面子活受罪,徒增許多坎坷,不值得啊!為年輕付出的代價的确是大了點,憶峥嵘歲月,似霧裡看花。

  3、一個人的命運和他的雄心壯志不匹配,最後一定是悲劇,都說時事造英雄,但也造悲劇,溥儀的悲劇不在于他個人,而在于悲劇的近代中國。

  4 末代皇帝,命運多舛,其實二戰若日本勝了,弄不好,到現在,他還是僞滿洲國的皇帝呢,成敗未知啊!從書中感到的,更多是可憐,其實人都可憐,不同的是人可憐别人,誰可憐你呢?

  5、全書三分之一的篇幅都講得是勞動改造,是忏悔,把自己做反面教材,歌頌**的好,也夠難為的,整本書充斥着悔過,六十年代成書,當時的政治精神壓力好大,其實一直都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言論都是受管制的,哪有今天的自由呢,所以看着末代皇帝就倆字,窩囊,仨字,太窩囊,為**的政治言論服務,其實依然是個傀儡。

  6、而如今網上漫天遍布批評**的文章,也少人監管,不得不說,言論自由了,肯允許人說話了,這也許就是過去所說的“人權”吧,但溥儀的權利全都用在了改造和忏悔上,更突出了末代的悲哀和可憐,終究還隻是個政治工具而已。

  7、另一感覺,就是本書參與寫作的人很多,最後隻署溥儀的名,純屬為**的政治宣傳服務的,是政治工具,而不隻是自傳,沒有把重點放到自身情況的描述上,一味忏悔罪過,歌頌**好。

  8、傀儡、悲哀、可憐、窩囊伴随了一生,從生命開頭貫穿到結尾,比起來,還是我們更有生命的尊嚴了,盡管,我曾經為更極端的尊嚴吃過大虧,但醒悟時,滄海桑田、花月靜好,真正的生活美滿,才是做人正确的尊嚴。

  9、全書已看到尾聲,正值我一年中工作最繁忙的時節,晚上、甚至深夜,靜靜的看看小說,整個人都跟着靜了下來,與溥儀相同,我對自己的改造,也見了成效,不再是魯莽、各色的少年,棱角早被生活磨圓滑了,每每有得有失,依舊是那倆字,知足,作為一個末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要争取維護尊嚴的實在與實際,而并非死要面子,這一點,我已經改造的很好了,有返璞歸真的意味,每每從鏡子中看到自己,感到又回到了那個文質彬彬的弱書生,一切虛妄都已随風飄散,我還是我,現在還是從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