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籃球,就不能不談NBA。在這所世界籃球最高殿堂裡,彙聚了全世界最頂尖的籃球運動員。若論到其中誰最強,每個人PICK的對象可能都不一樣。近日,前NBA球員、被譽為“最強中鋒之一”、綽号“大鲨魚”的奧尼爾也被問到這個問題:“史上最具決定性的球員,以及當今最具決定性的球員是誰?”
奧尼爾回答說:“我是NBA曆史上最具決定性的球員。聽說過砍鲨戰術沒?如果沒有你可以查一下。我是一個極具統治力的大個子球員,我是不容忽視的力量。如今,NBA變成了一個射手的聯盟。如果你能命中遠投,那你就有了一個好的開始。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庫裡是現在最具決定性的球員。他不會投丢(三分),他也可以在籃下得分,從外線得分,從中場之外得分,他在哪裡都能得分。”
是的,就是有這樣一位籃球運動員,一個在哪裡都能得分的籃球天才——斯蒂芬·庫裡。
01 得内線者得天下?
作為水平最高的籃球聯賽,NBA已經有75年發展曆程,一直以來,聯盟奉行的赢球規則一直都是“得内線者得天下”。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明确何為内線、外線。
看下面的籃球場地示意圖:所謂内線,就是指三秒區周圍,離籃筐最近的位置;而外線,指的是三分線附近的位置。
圖片來源于網絡
NBA三分線,距離籃筐有7.25米遠,而所有人都知道,在籃筐下把球放進去,要比在7.25米外的距離穩妥得多。像喬丹、科比、姚明等大家熟知的籃球高手,也全部都是内線稱霸者。也因此,“得内線者得天下”被NBA球員奉為真理,而三分線外的投籃,則被認為是不穩定、不合理的“賭博式投籃”。直到有一天,庫裡出現了!
在正式進入NBA前,庫裡曾被廣受質疑,球探曾這樣批評他:“投籃選擇有待加強”、“過度依賴外線”、“有時會失控”、“不合理遠投”、“需要慢慢糾正”......
庫裡是怎麼做的呢?他回擊說:“我完全可以在三分線外把球高效命中!”“我可以用三分球擊敗你!”他這樣想了,這樣說了,也真的做到了!他可以在遠離籃筐的位置精準進球,甚至過半場就能得分。2022年全明星賽,庫裡投中16計3分球,獲評“最有價值球員”。
憑着令人歎為觀止的三分球得分,庫裡幫助勇士隊拿下3座總冠軍獎杯,并重新定義了籃球這項運動:突破内線限制,變他人眼裡的不可能為自己的常規技能!
02 突破限制性思維
網購剛剛興起時,大家都覺得這種交易方式不可置信。而今,線上購物在全球範圍内普及,還帶動了物流業的急速發展。
線上支付剛問世時,也有人質疑這種方式根本不安全。可今天,還有多少人出門會随身攜帶現金呢?
庫裡的三分球剛抛出時,批評聲一片“這麼遠就投?不合理啊……”當他證明了這真的可以時,追捧随之而來:“哇,他開辟了新紀元!”
所以,哪裡有什麼對與不對、行與不行?當人們給自己套上了思維的枷鎖時,無限潛能便隻能畫地為牢;而一旦打破限制性思維,改變就此發生,未來無限可能。
限制性思維,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生活和學習中,人們經常會這樣自我設限:
找到自己的限制性思維後,如何尋求突破呢?就像庫裡,堅持投别人不看好的三分球,是他選擇的突破點,但能不能突破,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庫裡是怎樣做到的呢?有位籃球記者對庫裡的三分球進行了科學分析:
圖片來源于網絡
庫裡的投籃姿勢極其标準,而且,從調整到出手隻需要0.3秒,比其他頂級投手要快至少0.1秒。
NBA三分線出手球最高點平均15.77英尺,庫裡達到16.23英尺。這給對手增加了防守難度。
庫裡的三分球投得高,下墜時角度為45度,讓籃圈看起來格外大,大大增加了進球率。
隊友感慨,庫裡每次的投籃姿勢都是一樣的,從不走形。這無疑是日複一日練習的結果。先找到突破點,再結合自身實際揚長避短,剩下的,交給時間。這是庫裡的成功之路,也可以是你的。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台詞——“有些鳥兒是不能關在籠子裡的,因為在它們的每一片羽毛上都閃耀着自由的光芒。”沒有任何一堵高牆能夠鎖住自由的靈魂和思想,如果有,那隻會是你自己。
這節班會課,通過對斯蒂芬·庫裡三分球的剖析,啟發學生結合學習實際,從榜樣的成長故事中受益:
運用名人啟迪和教育心理學智慧,幫助學生意識到信念的強大力量,專注積極的自我。
事實舉例加互動讨論,引導學生打破“限制性思維”的局限,發現自身的無限潛能。
最後,讓學生學會科學地尋找和管理突破點,整合資源,最大可能地發揮優勢。
點贊、轉發、評論後私信“庫裡”,免費獲取本課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