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内容是《師說》的第一課時。高中語文新課标強調學生應在“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五個方面獲得發展,同時要注重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據此我從語文課程和學生的特點出發設計了《師說》一課的的教學方案,現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和教學程序、闆書、教學反思等方面作如下說明。。
2、教材分析”課文的特點及地位。《師說》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所選文章均為唐代散文,在單元說明中編者就指出,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提倡質樸的文風,注重反映真實的社會人生,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師說》正是韓愈反對骈文浮靡文風的創作實踐的代表之作。本文的文言現象比較典型,而且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因而指導學生學好本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3、教學目标:[知識和能力目标]。通過點撥、歸納,使學生積累重要的文言知識,記誦積澱。初步感悟本文的語言美、思想美。通過學生質疑、讨論和教師的适時點撥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使語文課堂更具開放性。通過感知文本和課堂探究,使學生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4、教學目标定位于文本本身的品味感知和記誦積累,重視欣賞文本而輕篇章的瑣屑分析。我認為,語文教學要教出語文獨特的美感來,教師要敢于根據自己的理解教課文,要善于品味教材,因此我在品味《師說》時品出了本文的“三美”(本教案後面附的全文教學構想中可以看到三美包括的具體内容),期待在教學活動中和學生共同品嘗。
5、學生狀況:處于高一下期的學生已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閱讀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高中階段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始終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而學生目前對文言文的學習還存有不同程度的畏難情緒,有很多學生對文言文都不感興趣,所以,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現狀開展教學活動。
6、學法指導:本課時第二個環節安排了聽錄音範讀和師生齊讀。在進行名句賞析和第一段的賞析時都運用了此法。提問法:這是打破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讀、自解等方式解讀課文,學會質疑。本課時在進行第一段賞析時就讓學生采取自編問題的方式解讀課文,加深對内容的理解。讨論法:在本課時的第五個環節中特地安排了學生的讨論活動,讓學生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傾向。以上主要介紹了本課時運用的三種方法,其次還運用了圈點法、練習法等常用學習方法,這裡就不作介紹了。
7、教學程序分析。導入設計:(5分鐘)導語(由名人和老師的故事引入):人的成長成才離不開教師。一個沒有教師、沒有知識的社會,不過是一片貧瘠的荒漠。在中國曆史上,凡見有作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無不重視教育,尊重教師。下面請聽兩個小故事:程門立雪(内容略)。秦始皇拜荊條(内容略)古人雲:“三教聖人,莫不有師;千古帝王,莫不有師。”《禮記·學記》中指出:“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之敬學。”意為:教師受到社會普遍尊敬之後,教育才能得到重視,教育得到重視後人們才懂得努力學習。三者的關系互為前提。教師受到尊重意味着人們重視教育,人們接受教育就會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會重視學習,尊敬老師。
8、如此良性循環,古人對其認識是相當深刻的。那麼我們作為今人,又該如何認識呢?今天,我們來看看一千一百多年前的韓愈當年對我們說了些什麼?希望每位同學在學了《師說》之後都能重新思考,在自己該如何尊師重學的問題上用行動作出最正确的回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