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平為什麼要上分

王平為什麼要上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03:09:36

王平為什麼要上分(如何選擇還得看人)1

王平(遊戲形象)

談及王平是個有意思的點。王平是在夏侯淵丢了漢中後随曹操從長安南征漢中時兵敗投降劉備的,當時王平在魏官職是校尉,屬于低階武官。但具體負責哪一塊沒有說明,好比城門校尉,就是守衛城門的軍隊隊長,所以王平很大的可能隻是曹操底下衆多軍隊中的一支小軍隊的隊長。

曹操傳:三月,王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遂至陽平。備因險拒守。夏五月,引軍還長安。

劉備傳:曹公自長安舉衆南征。先主遙策之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斂衆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

王平傳:随杜濩、樸胡詣洛陽,假校尉,從曹公征漢中,因降先主,拜牙門将、裨将軍。

各方面對于這場曹魏反奪漢中戰役的記載尚少,可以說是隻言片語。總結兩點:一個是曆時兩個月,一個是劉備聚衆拒險,終不交鋒。所以就很難明白,身為魏将的王平是在何種情況下,投降了劉備。是率衆攻城,兵敗而降?還是到了前線,就率衆歸了劉備呢?

我覺得後者可能性大點。

王平為什麼要上分(如何選擇還得看人)2

張飛(影視形象)

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宕渠對于大夥可能是個陌生的地方,要是說起這兩人,自然就會印象,也就是張飛與張郃曾在此有一戰。在這之前,劉備新得成都,孫權就來索要荊州,可是劉備不答應,遂引發了孫劉第二次兵戎相見。恰巧這時,曹操占得漢中,益州腹地面臨危險,迫使劉備不得不求和孫權,湘水劃界,引兵屯兵江州,直面曹軍。

這期間先後發生兩件事情:一是劉備派遣黃權迎接張魯,可是張魯早就投降了曹操;二是曹操命夏侯淵督軍張郃,下巴西,遷徙巴東、巴西二郡百姓。

王平為什麼要上分(如何選擇還得看人)3

張魯(影視形象)

而王平傳中提到杜濩、樸胡,就是曹操破漢中後張魯所依附的少數民族的首領(杜濩是賨人首領、樸胡是巴郡七姓夷王)。劉備派黃權去接張魯,可張魯已經投降了曹操,因此張魯依仗杜濩、樸胡抵抗劉備,但被劉備擊敗,所以就順着台階下,投了曹操。後來張郃下巴西,遷徙二郡百姓,身為巴西宕渠人的王平,就一起被帶去了漢中,再同張魯、杜濩、樸胡等人一起去了洛陽。

由此可見,王平是被迫離開巴西的。

當然,這個觀點尚且不足以支撐王平主動投降的劉備的觀點,那麼,作者在這裡補充一點:也就是王平不識字。這在三國志王平傳裡有明确提到,王平一生所認識的字不會超過十個,表奏等事是先口述,再請人代筆,就連看書,都是找個會識字的人念給他聽。

王平傳: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其所識不過十字,而口授作書,皆有意理。使人讀史、漢諸紀傳,聽之,備知其大義,往往論說不失其指。

在古代不識字自然是常見的事,天下寒門子弟之多,能吃上飯就是一件幸福的事。但隻要是做官,還想往上走,就必須得有文化,特别是在曹魏,曹操的時代,朝廷被‘颍川派’和‘宗親派’持重的情況下,更是。因此,王平在曹魏的官職隻能是一低階武官,畢竟就連‘常為先登’的五子良将也時常扮演宗親派的偏将。

王平為什麼要上分(如何選擇還得看人)4

徐晃(影視形象)

所以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中把王平刻畫成是徐晃的偏将,随其一同攻打漢中時,因為徐晃不聽王平的建議導緻兵敗,王平擔心徐晃将鍋甩給自己而被迫投降劉備,其實是很常規的倫理推斷。試想,身為異鄉人,沒權沒勢,沒依沒靠,又沒有文化,沒抓去耕田以充軍資就很不錯了,若不是王平還熟悉地理,恐怕這輩子都沒機會回到巴西。

綜合以上三點:劉備聚衆拒險,終不交鋒,王平被迫離開巴西,又是個沒有文化,沒有背景的寒門子弟,作者大膽認為王平是主動歸順的劉備,起碼他能離開曹魏權勢并重的官場,回到自己的家鄉。

而且有了曹魏校尉這樣的履曆歸附劉備,好比是出國深造一番,重點在曹魏,所以歸順之後,劉備給了相應的官職牙門将、裨将軍,相當是主将的副将。雖然國體差距極大,就頭銜而言,此時王平在蜀漢的位置相當于曹魏夏侯淵的偏将張郃,地位那是拔高了許多。

王平為什麼要上分(如何選擇還得看人)5

王平、馬谡(影視形象)

雖說劉備集團内部也存在派系争鬥的問題,但跟曹魏相比,人才匮乏始終是一州之地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有了這個前提,寒門、沒文化自然是弱化了很多,甚至是不值一提。所謂是隻要是金子,到哪都能發光,活生生就驗證在了王平身上。好比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身為鎮守街亭馬谡部的先鋒,因為有了規勸之功,事後并沒有得到牽連,反倒加官進爵,得封讨寇将軍。

一個是滿腹經綸卻毫無實戰經驗的馬谡,一個是大字不識幾個卻對地理十分熟悉的王平,相比之下,實踐大于理論的說法自然就落到實處。更何況,才經過第一次北伐,蜀漢人才凋敝的問題尤為突顯。

漢晉春秋曰: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将七十馀人,突将無前。

突将無前,還得繼續北伐,諸葛亮真難也。所以,實踐型的地理人才王平更是受到了重用。到了第四次北伐,諸葛亮率軍複出祁山,首站就留下了王平繼續攻打祁山堡,後續鎮守南圍又成功抵住了張郃的進攻,進而分擔諸葛亮前線壓力。

接着,蔣琬掌權期間,王平作為吳懿副手,領漢中太守,協督漢中。吳懿去世後,正式督守漢中,成為第三任漢中都督。

王平為什麼要上分(如何選擇還得看人)6

曹爽(影視形象)

延熙七年,曹魏大将軍曹爽率十萬步騎進犯漢中,王平力排衆議,以不足三萬兵力成功抵禦曹爽,待到費祎援軍來到,雙方合力,大破曹爽。史稱‘駱谷之役’,也稱‘興勢之役’。

此戰也是王平人生的最後一戰,而他在蜀漢得到的最高官爵是鎮北大将軍,安漢侯,相當是蜀漢地區軍事最高統帥。這要是在曹魏,地位等同于宗室将領的八虎騎(除去夏侯惇、曹純)。倘若當初王平沒有棄曹投劉的話,這恐怕是想都不敢想的。

王平為什麼要上分(如何選擇還得看人)7

漢中郡的地理位置

最後一點:地理位置。

首先,王平自歸附蜀漢後的履曆,更多是以防守為主,即便是姜維北伐,也僅僅是姜維自個率領偏軍騷擾隴西。

再者,漢中的地理位置。漢中北靠秦嶺天然屏障,如同孫吳依據長江天險,是一道很好的防禦工程,不同的是由于秦嶺連綿,導緻寒氣不侵,濕氣不出,從而形成漢中一帶氣候濕潤,雨水充沛。又地處漢水,地勢高于上庸三郡,如此的地理優勢也造就了漢中天然的‘易守難攻’。例如建興八年,位極人臣的曹真以諸葛亮數犯魏境為由,發兵四路進攻漢中。其中曹真、司馬懿皆遇到大雨連霖而停滞不前的問題,從而不戰自退。

曹真傳:真以八月發長安,從子午道南入。司馬宣王溯漢水,當會南鄭。諸軍或從斜谷道,或從武威入。會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棧道斷絕,诏真還軍。

還有前文提到的曹爽發動的‘駱谷之役’,也是因為王平、費祎早就占據了險關隘口,加上糧草不濟而為之慘敗。不得不說,曹真、曹爽這對父子用血淋淋的例子給我們驗證了這個觀點。

基于以上兩個說法,我們大膽假設,如果身份對換,王平以曹魏的身份進攻蜀漢,是否也能得到如此高的成績?顯然不行。

我們看到,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方給出的反應,大多都是以防守為主(除了第一次,張郃擊敗馬谡,曹真擊退趙雲;第三次郭淮馳援武都、陰平被擊退)。因為對于曹魏而言,蜀漢僅是第二敵人,他們需要将更多的兵力布防用在東線的合肥以及南方的襄陽,以此嚴防孫吳進犯。如果曹魏方積極應戰,甚至将重心放在進攻蜀漢上,可能會導緻戰線拉長,國力消耗增加,緻使自身落入兩難的困境(曹爽西伐漢中同樣論證了這觀點,使曹氏宗親威望盡失,也給了司馬懿奪權落下實柄)。

王平為什麼要上分(如何選擇還得看人)8

結語:

不管王平是戰敗而降還是主動歸順,像王平這等沒文化的實踐型地理人才,其實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寒門子弟。他們一生所選擇無外乎從武,或從文,或安耕于鄉野,俨然是規定環境之下被安排好的人生。而曹魏、蜀漢,就像擺在他面前的兩種選擇,一個成功上市的大集團,另一個則是冉冉升起的正規企業。所以對于王平而言,要麼默默耕耘,可能一輩子也就在基層;要麼拼一次,随興而盛,随衰而亡。顯然,王平是拼對了,在他人生盡頭,也位及了區域軍事最高統帥。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晚輩,甚至同輩都會問我,時下如此的社會環境,找工作是要選擇大集團還是選擇小公司。而我都是這麼回答,大集團顯然是應有盡有,完善的制度,穩定的收入,一切都很美好。但實際上,這樣的工作環境,免不了站隊,關系背景,少了這塊資源的支撐,是很難憑借自身的才幹向上走。而小公司多如竹筍,參差不齊,制度簡陋,繳不上的五險一金等等,在選擇之前,尤為要甄别清楚,特别是是否正規。在正規的前提下,一家相對小的公司更是體現且依賴員工的才幹,更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當然,萬事都得看人。


資料出處:《三國志》、《漢晉春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