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的意思是:“層樓上可遠眺壯美日出,寺門正對着錢塘江潮。”出自唐朝宋之問的詩《靈隐寺》,原文:鹫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扪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嚣。待入天台路,看餘度石橋。靈隐寺,又名雲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于東晉鹹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靈隐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賜田并擴建。五代吳越王錢镠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并賜名靈隐新寺。宋甯宗嘉定年間,靈隐寺被譽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順治年間,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靈隐,籌資重建,僅建殿堂時間就前後曆十八年之久,其規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時,賜名“雲林禅寺”。靈隐寺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法堂、華嚴殿為中軸線,兩邊附以五百羅漢堂、濟公殿、華嚴閣、大悲樓、方丈樓等建築構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