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栊羚 記者 何麗娜
今天(4月5日)是清明節,也正是踏青、掃墓的好時光,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區難免陰雨寡照,山路濕滑,導緻危險重重。
據統計,近日,就有三四十人在爬山遊玩或是掃墓時摔傷導緻骨折,前往杭州市富陽中醫骨傷醫院就診,為此,醫生反複提醒大家:爬山定要注意安全。
日前,家住臨平的劉女士(化名)和往年一樣,去山上掃墓。
由于掃墓的地點位于山中,山路崎岖陡峭,都得抓着一旁的竹子才能慢慢前行。待祭奠完祖先,剛往回走了一半,劉女士在半山腰處卻不小心踩了空,右腳一崴,屁股重重摔在石頭上,她一時隻覺得腿腳疼痛難忍,幸好同行人中有醫務工作者,建議劉女士先不要動,然後從山下喊人來幫忙,臨時又做了一個擔架。幾位男士花了半個多小時,才勉強将劉女士擡至山腳下,之後又連忙送到杭州市富陽中醫骨傷醫院。
看着劉女士已“翻過去”的腳,傷科門診張姚萍主任也挺震驚:清明這幾天已接診十多個掃墓、爬山遊玩、挖筍或者采茶時摔傷的患者,情況各種各樣:有上肢骨折的,有胸腰椎骨折的,有腳扭傷的,“但在腳扭傷的患者中,像劉女士這種的也太嚴重了。”
原來,劉女士是右胫腓骨下端粉碎性骨折伴踝關節脫位,傷情複雜,還需手術完成康複,目前隻能先以手法複位來減輕她的疼痛感。
随後,劉女士被收入關節一病區準備手術,主管醫生項傑表示,由于她的腳還未消腫,傷處還有水泡出現,等腫脹消退,完成切複内固定手術後,大概還要兩個月左右才能下地走路,項醫師同樣感歎:“最近腳扭傷的患者确實多了不少”。
而昨日上午,錢報記者再次從傷科門診張主任處得知,又收治了兩位上山時不慎摔傷的患者,所幸他們隻是桡骨遠端骨折,醫生為他們進行手法正骨後,便可拿藥回家休息,但所謂“傷筋動骨一百天”,安全問題仍不容小觑。
清明假期,上山應注意些什麼?若不小心摔傷又該怎樣處理?
張主任溫馨提示:
1、應盡量避免走陡峻的小路,不要獨自攀登山林石壁。
2、老年人腿腳不靈,步态不穩,易發生受傷事故,最好不要爬山或者身邊有家人及親朋好友相伴。
3、遇到外傷出血可用幹淨的水沖洗傷口,然後用手巾包紮;若仍出血不止可采用壓迫止血法,1小時後每隔10分鐘左右松開一下,以保障血液循環。
4、關節扭傷勿用手揉搓,取冷水、或者裝滿水的礦泉水瓶、冰塊用手帕包紮敷15分鐘左右,情況嚴重應立即送往醫院。
5、如果有人從高處摔下或是懷疑骨折時,可用夾闆或木條将傷處固定,同時将患者放在平坦、硬質的擔架上,并固定以防止身體晃動,後送往醫院。
6、如遇需緊急救護的情況,請撥打120急救電話,尋求幫助。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