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取長補短成語故事

取長補短成語故事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24 07:52:12

  典故:

  戰國時期,有很多分散的諸侯國,有的諸侯國強大,有的諸侯國弱小。滕國就是一個非常弱小的國家。很多強大的諸侯國都想侵略它,占領它的土地和人民。滕文公覺得隻有讓滕國自己富強起來才不會再受其他國家的欺負,也不必再求大國的保護。可是滕國的人不知道怎樣才能使國家富強起來。他們聽說了孟子後,滕文公就親自向孟子請教。孟子勉勵滕文公,告訴他如果想要國家富強就必須實施仁政。

  孟子說:“孔子有個弟子叫顔淵,這個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徒弟。顔淵曾經說過舜是怎樣的人,我也就是怎樣的人。全天下有作為的人都應該像舜那樣。滕國把土地寬闊的地方截下來,補在短小的地方,就可以組成一個正方形,那每邊之長至少也有五十裡。隻要實行仁政,肯定能把它治理成一個富裕強大的國家。” 後來,人們就根據孟子的話,歸納了“取長補短”這個成語。

  我們為人處事要善于取長補短,吸取别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加完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