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赤道上每天的晝夜狀況是什麼

赤道上每天的晝夜狀況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05:40:04

小悅:”爺爺,在查看‘地球日’、‘回歸年’、‘春分點’等天文地理及曆法術語時,總是出現兩個詞,‘黃赤道’和‘天赤道’,這是什麼東西?如果他們是地理課上老師說的‘赤道’,幹嘛要用不同的詞語來區分?如果不是,它們是什麼東西?”

爺爺:“算問對人了,這個,我算有所了解。首先,‘黃赤道’、‘天赤道’肯定不是中學地理課本上所說的‘赤道’。中學地理課中所說的赤道,是一條緯度線,緯度為0,是地球上最長的緯度線,也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赤道半徑6,378.2km,赤道周長40075.02千米;赤道是地球表面的點随地球自轉産生的軌迹中周長最長的圓周線,是地球南、北半球的分解線;地球赤道所在平面稱為赤道平面(假想橫截面及延伸),與地球自轉軸(地軸)成90度夾角,當然它們都是人類根據自然規律假想出來的,地軸和赤道,以及赤道平面,在地球表面是不會本身直接‘畫’出來的,但它們對地理學及天文學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天赤道,是天球上假想的一個位于地球赤道的正上方的大圈,其垂直于地球地軸把天球平分成南北兩半的大圓,它的半徑及周長,在理論上是無限的(在半徑與周長不小于地球赤道的前提下,無确切大小,甚至無限大)。而黃赤道,其實你早就聽說過,隻是你不知道,它就是我們平時說說的‘黃道吉日,黑道兇日’當中的‘黃道’。”

“啊!”小悅:“爺爺,那不是迷信嗎?”

爺爺:“排開黃赤道與算卦、玄學及迷信的關系,它其實還是有科學之處的,它也是人類在研究天文曆法等學科及科學過程中,根據自然規律假象出來的輔助物,簡單說,它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過程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一年中人們從地球上觀測太陽在天空中移動的過程中,根據自然規律假象出來的軌迹大圈。黃道大圈的橫截面,也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的橫截面,稱為黃道面,也叫黃道平面,或者地球公轉軌道平面(地球軌道面)。黃道面與赤道平面之間形成了23.26度(23度26分231秒)的夾角,這是由于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不垂直所造成的,而地球自轉軸與赤道平面形成90度夾角,也就是垂直。當然,天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之間的夾角,理論上也是23.26度,因為天赤道是赤道正上方的假象大圈,理論上天赤道平面與赤道平面是重合的,天赤道平面是赤道平面的延伸面,但是二者并非平行同心圓,因為地球不是标準圓形,所以赤道自然不是标準的圓圈,而天赤道是假想出來的标準圓圈,所以兩個大圈軌迹不處于平行關系,而是兩個同平面的大圈,且二者有相交,交于春分點和秋分點。”

小悅:“春分點、秋分點是什麼?”

爺爺:“要說明這個問題,首先要簡單說明一個概念——天球,它是與地球同心的無限大半徑的一個假象旋轉球體。冬至過後,太陽在天球上從南向北移動,當運行到天球赤道和黃道的交點,此時稱為春分,是北半球春天的中點;我們反過來理解,春分是天赤道與黃赤道在春季晝夜等長的這天,時間通常為每年的3月21日(公曆)前後,相差一般不過前後一兩天,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春分,簡單說就是把春季一分二(等分)的日子。而與春分點相隔180度(角度)的另一個點,為秋分點。夏至後,太陽以北向南通移動,通過天球赤道與黃道交點時,為秋分,時間通常為9月23日(公曆)前後,相差一般不過前後一兩天,這天晝夜等長,太陽直射地球赤道;秋分将秋季等分為二。當然,要說明的是,這隻滿足與北半球(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相反)。”

小悅:“爺爺,這樣說來,‘黃道’,也有它科學的一面?不完全适用與迷信及玄學?”

爺爺:“當然,去掉那些帶有神秘色彩的非科學成分以及面紗,它屬于天文學、曆法以及物理學範疇。黃道是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而赤道是地球自轉軌道,除此還有月亮繞地球公轉軌道,稱為‘白道’,太陽和月亮之間運動的關系軌道,稱為‘青道’,從地球與星系位置變化關系軌迹,稱為‘黑道’。它們都是人類根據自然及宇宙關系假象出來且符合自然規律的‘大圈’,均天文學、地理學及曆法等學科範疇。人們更具它們的規律及期對應的客觀現象,研究天文,研究地理等,還根據與之對應的規律發明和完善了曆法且各種曆法的發明和完善,都離不開人類對日月星辰等天象及相對應的自然規律的長期不懈觀測及運算總經。當然,在人類展的過程中,人類也将其用與玄學,甚至用于迷信。”“雖古人因限于技術等因素的原因,并不能知道‘公轉’、‘自轉’為何物,以及無法正确認識天體及天體之間的實際運轉關系,認為地球為宇屆中心,但卻能根據長期不懈的地面觀測及運算,總結計算和假想出了這些符合自然規律及能被現代科學證識合理的‘大圈’,并在一些相應的科學學科中,至今依然在運用,可見,老祖宗的智慧,不得不令人稱奇點贊!”

赤道上每天的晝夜狀況是什麼(科普微故事黃赤道)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