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鑼一鼓伴奏,一人領唱衆人伴和,唱腔高亢而富有濃郁鄉土氣息,頭戴木質面具,身穿古老長衫,腰系特色戰裙,背插四五面靠旗,手持短小刀槍,邊歌邊舞……每逢農曆春節或者七八月份,在黔中腹地美麗的貴安新區數十個村寨,不定期會聽到铿锵的鑼鼓聲,看到一群人圍成圈,津津有味地觀賞由農民自編自演的一種古老的民間戲劇——地戲。
貴安地戲,一個村寨常常隻表演一個劇本,據相關史料考證,其表現形式和文化傳承與中國最原始的戲劇——傩戲息息相關。傩文化的主體本是中原文化,但是在流傳到當地後,與當地戲曲、花燈表演等有了更多融合,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從明朝初年開始傳唱至今
4月25日,春光正好,鑼鼓喧天,在貴安新區黨武鎮葵林村,一台名為《薛仁貴征東》的地戲正熱鬧上演。
“5月1日,我們村的地戲隊要去外地表演,這是地戲隊員間的一次互相交流和學習。”葵林村村民、地戲隊負責人李華林說。
從軍傩發展演變而來的貴安地戲劇目大多以曆史為線索,唱的都是朝代興衰的戰争故事。
“地戲演出沒有特定地點和戲台,在村裡找一塊比較平坦的空地,圍站成圓形,這就是我們的舞台。”李華林告訴記者,因其演出不用戲台,就在村野曠地進行,故稱之為“地戲”。
“一般來說,傳統的地戲一年跳兩次,正月裡跳前半個月,是為迎春納吉;七月(農曆)裡跳前半個月,稱作‘跳米花神’,是為慶賀五谷豐登。現在時代變了,有人看,我們隊伍裡的人有空閑就會跳上一場。”李華林說。
地戲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服飾道具的精美。披肩、對襟衣、黑紗帕、戰旗、背包、布鞋……最核心的是地戲面具。
貴安地戲表演中使用的面具也叫“臉子”,從結構上來看,有面部、頭飾、耳翅3個部分。從形象上來看,分為曆史人物、神話人物兩個部分,其中以曆史人物為主。曆史人物主要分為文将、武将、少将、老将、女将、軍卒幾種。神話人物有“玉皇大帝”“土地”等。
面具的表現手法寫實中帶有誇張,人物的性格和特點主要通過臉色、眉毛、眼睛、嘴、胡須等刻畫表現。如:男将頭盔上多以對稱龍紋裝飾,根據身份地位的不同,有的四五對,有的多達九對。女将的頭盔多用“鳳盔”,紋飾有“雙鳳朝陽”“鳳穿牡丹”等。反面人物多是黑臉、青面獠牙,正面人物多是白臉,面相溫和。
貴安地戲的演出時間一般在每年農曆春節和農曆七月,以春節期間最為隆重。有正月初二“開箱”(将上一期演出後封裝的服裝、面具、道具等打開,有開幕的意思),正月二十“罷戲”(将服裝、面具、道具等裝好下一個周期使用,有閉幕的意思)。
地戲演出時,寨口或醒目的地方要插一面大紅旗,旗上繡着演出地戲節目的名稱。在20世紀90年代,貴安地戲作為民間春節期間的主要集體活動和文藝活動之一,“開箱”和“罷戲”當天,全村人要在一起聚餐祈福,同時,地戲還與“開财門”“逐疫、納吉禮儀”等重要的祈福活動融為一體。
貴安地戲劇本内容比較單一,都是反映曆代金戈鐵馬的征戰故事,表現的均是贊美忠義、頌揚報國的忠臣良将,注重表現忠義、向上的精神,沒有兒女情長的感情戲。劇目以“薛仁貴征東”“精忠嶽飛”“羅通掃北”“楊家将”等唐宋故事為主,唱詞有固定的世代相傳劇本。
另外,在祭祀祈福方面,貴安地戲主要以“開财門”“參橋”“參廟”“參水井”等為主,唱詞均為祈求美好幸福、平安富貴的内容。
演員手裡拿着短小的兵器和扇子,在一鑼一鼓的伴奏下,用高亢的聲調唱起世代相傳的曆史劇。他們且唱且舞,情緒熱烈,感情豪放,同時又充滿着神秘的色彩。
據傳地戲表演的目的一是為了娛樂自己,二是為了教育旁人,同時也為了祈禱豐收,祛災逐難。因此,這樣的表演常常牽動着全村人的心。農民們正是以這種古老的戲劇演出形式寄托美好的心願,一輩又一輩地傳下來,從明朝初年開始,傳唱至今天。
傳承數百年軍屯文化之演變
地戲是貴安新區民間傳統文化娛樂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黨武鎮、湖潮鄉、馬場鎮、高峰鎮均有分布,全區現存地戲30多堂。地戲演出以村寨為單位,演員均是本村農民,一般以寨為單位,一個寨唱一本書(即一個劇本,通常也叫一堂戲)。每堂地戲的參演人員一般從八九人到二三十人不等,分為演員、樂器手、場務等,每堂戲裡有一個“戲頭”,也叫“神頭”,相當于現在的戲隊隊長。
明朝初年,朱元璋“調北征南”“屯田戍邊”,地戲由來自安徽、江西等地的屯軍帶來,距今已有600餘年曆史。
貴安地戲為民間業餘演出活動,因臉子制作不易,有固化劇目的功能,故不同村寨有不同的演出劇目。縱向傳承上,多由村落内村民代代相傳,無傳統戲曲意義上嚴格的師承關系及拜師儀式等。橫向傳承上,有不同村寨互傳、交流、教授的現象。如高峰鎮石甲村跳的《四馬投唐》,傳承脈絡為清乾隆年間,安順銅鼓山師傅雕刻臉子并傳授地戲,九代傳承人為李玉芳(現年94歲),距今300年左右。又如馬場鎮加禾村馬鞍山演唱的《楊家将·三下河東》,清朝末期傳入,其唱詞仍有叙述地戲傳承脈絡部分。黨武鎮葵林村新寨演唱的《秦羅掃北》,清末時期由老輩人傳承下來,20世紀70年代初被毀,1976年重新雕刻臉子得以恢複。
在貴安新區,各村的地戲傳承來源均有超過百年的曆史,有的曲目已經流傳了數百年,傳承人超過10代。比如:在高峰鎮石甲村,2007年出生的李新月,5歲時就跟随伯伯李家強學習雕刻面具,現為石甲村地戲文化第十一代傳人。
據不完全統計,在貴安新區,現在流傳的30多堂地戲的主要傳承人包括了黨武鎮葵花村《薛仁貴征東》的李華林、當陽村《嶽飛傳》的楊曾祥、下壩村《楊家将》的方玉學、葵林村新寨《秦羅掃北》的方學貴、馬場鎮新院村《薛仁貴征東》的郭興發、新院村二灣河《四馬投唐》的古國華、魚雅村《大反山東》的魏文國、高峰鎮活龍村《嶽雷掃北》的周忠華、狗場村《三國》的塗應斌、白岩村老郎寨《三國》的王忠鵬、湖潮鄉元方村《薛仁貴征東》的葉正義、蘆官村《楊家将》的孫飛等。
激昂唱腔道不盡古風餘韻
面具戲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存在,但貴安地戲的表演風格、面具樣式、劇本形式,在全國都具有唯一性。
地戲有“戲劇中的曆史活化石”之稱,貴安地戲表演的節目,可以說是一部殘缺不全的中國通史,民間藝人有“戲叙史冊”的說法。
地戲題材大都采自曆史演義或曆史傳說故事,如封神演義、東周列國,漢書典故、三國人物、隋唐史迹(薛仁貴征東、丁山征西、狄青平南)、楊家将故事、嶽飛抗金等。
“貴安新區的地戲保留至今的傳統劇目有二三十個,有的劇目是全本大戲,真正表演起來要連演幾天。随着時代的改變,這樣長的劇目已經不适合了,現在,一般大段劇也就是2個小時左右,中段、小段的甚至可以現場改編,濃縮到十多分鐘完成。”李華林說。
貴安地戲表演中,服飾特征、内容特征、曆史特征、唱詞特征等均和其他軍屯文化戲劇有着一定的差别。比如,唱詞上,旁白和唱詞結合,旁白為以第三人稱為主的叙事說唱體,唱詞為以第一人稱為主的說唱體,具有半文言半白話特點。唱時,主要角色領唱,圍場演員随腔伴唱,唱腔高亢,有山歌風格。唱詞上具有叙事詩歌體特征,多用七言或十言,注重對仗和押韻,詞風高亢激昂。戰争場面表現得生動活潑、酣暢淋漓。如《薛仁貴征東》中,薛仁貴、蓋蘇文大戰時,“棋逢對手無高下,将遇良才各顯能,刀來戟架叮當響,戟去刀來冒火星。好似觀音逢水母,又如菩薩遇七星……”
貴安地戲的劇本就是代代相傳的“史書”,對研究曆代曆史具有參考價值。地戲的演繹者既是軍屯後代,也是本地居民,地戲的傳承發展過程本身就是時代發展變化的縮影。
貴安地戲沒有京劇生、旦、淨、末、醜行當的區分,沒有完整的伴奏及鑼鼓經,沒有豐富的曲牌和多彩的聲腔,但是它有以“将”為主的人物區分,有粗犷的表演程式和套路,有簡單的遺存古風的唱腔,使它既有傩戲的因素又有戲劇的元素而獨具特色。
在悠悠數百年的激昂唱腔中,曆史的故事在這裡不斷回響、述說……
留住曆經600年風雨的文化符号
2018年5月,我在貴安新區高峰鎮毛昌村采訪時,就聽人說起過當地的地戲。
“地戲是老一輩教給我們的東西,無論如何還是想把這些東西永遠傳下去。但是很多戲文記不清楚了,老人們能想起多少就告訴年輕人多少。”地戲表演者韋化錦告訴記者,現在村裡的地戲隊不僅戲文遺失了一部分,許多動作也失傳了。
2019年春節期間,我本來計劃去看看這個被稱為“最古老曆史戲劇”的地戲,不巧因事耽擱了,這成了我的一個遺憾。
近期,貴安新區的地戲在申報貴州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于是,我從很多資料上了解到,它高亢的唱腔沖破喧天的鑼鼓,猙獰的面具舞動斑斓的彩衣,每年春節等時段,貴安新區的“楊家将們”“薛家軍們”“三國英雄們”總要走出古老的書卷,來到田間地頭,上演不朽的傳奇。
但是,傳承的艱難也困擾着貴安地戲的組織者和愛好者們:現在娛樂方式多了,願意學地戲的年輕人并不多;地戲特有的唱腔大部分人不能聽懂、聽清,從而失去對地戲的了解和關注;地戲表演比較難學,需要數年無悔的付出;地戲文化的市場化道路開拓者少,地戲文化缺乏創新,和時代産生了一定的脫節……
不過,現在有不少地戲人正在多方面改變這些現狀,貴安新區有人正在申請成立地戲協會、有人在一字一字地将戲文“敲”出了電子版、有人在收集地戲的圖片和視頻資料……
“還是得從娃娃抓起。等到我們這一輩都跳不動了,他們還能接上。”即便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貴安地戲的喧嚣熱鬧不複往常,但依然有一代又一代的軍屯人傳承着“忠義仁勇”的信念,竭力留住這一曆經600多年風雨的文化符号。
來源:貴安新區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