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顧恺之的《洛神賦圖》,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曹植所作的《洛神賦》,那麼這兩個作品之間到底有什麼關系呢?其實《洛神賦圖》畫的本來就是曹植的《洛神賦》當中的景象,《洛神賦》其實原名為《感甄賦》,後魏明帝曹睿即位,認為此賦影射其母親,将其改為《洛神賦》,那麼這幅傳世名畫背後到底有什麼故事呢?
顧恺之《洛神賦圖》局部
《洛神賦》最早見于梁朝昭明太子蕭統所編的《昭明文選》,其序文稱,曹植由京城返回封地時,途經洛水,忽然有感而發,并作此賦。洛神為中國神話裡伏羲氏(宓羲)之女兒,其因為在洛水溺死,後成為洛水之神,即洛神。
在這篇文章裡,曹植說自己在途經洛水時邂逅了傳說中的伏羲之女洛神,極盡描摹這位佳人的風采神姿,字裡行間充斥着強烈的傾慕之情。他就像是一位陷入瘋狂熱戀的年輕詩人,把所能想象到最美好的詞彙,都毫不吝惜地加諸在這位女子身上。
顧恺之《洛神賦圖》局部
甄宓,中山無極人,漢太保甄邯的後人,父親官至上蔡令,據傳甄宓是中國曆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懂詩文,貌豔麗,素有“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之說。其三歲時失去父親,九歲能文識禮,看懂過去的成敗得失。
建安年,袁紹為次子袁熙取她為妻,官渡之戰後,曹操早就聽聞甄宓的美麗,并在戰後派重兵包圍府邸。但曹丕卻喝退士兵,進入帶走甄宓,并護其安全。戰後,向曹操請求迎娶,曹操見後,不好與其子争妻,便順水推舟送給曹丕。
顧恺之《洛神賦圖》局部
而當時,曹植也表态想娶甄宓,精通詩文的甄宓也十分欣賞曹植的文采,未果,眼看着甄宓成為了他的嫂子。對于甄宓而言,曹丕野心勃勃,專佞跋扈;而曹植才高八鬥,善良多情。哪一個更值得傾心,不言自明。
然而,倫理道德的沉重枷鎖,深深禁锢着兩個人。因此,即使心底是你侬我侬,卻始終相見如賓,不敢越雷池半步。
曹丕稱帝後,行事更加肆無忌憚,甚至是把父親曹操的後宮納為己有。并最終聽信讒言,将甄宓賜死。
據說甄宓被賜死後,曹丕為羞辱曹植将她的一個金縷玉帶枕賜給曹植,曹植輕拂着這枕,暏物思人,傷心不已,當他滿懷憂傷地返去回自己的封地的路途,站在洛水邊上眺望,百感交加,欣然賦筆,寫下了這傳世名篇《洛神賦》。
顧恺之《洛神賦圖》局部
而今斯人已去,我們隻能通過這幅《洛神賦圖》和後人記載來一窺那段愛情的面貌,千百年來《洛神賦》背後的故事引起了世人衆多猜測,皆口徑不一,至于到底真相是什麼,我們已經無從得知!
《洛神賦圖》的作者顧恺之,人稱之有“三絕”。除了“畫絕”、“才絕”外,還有“癡絕”。
非為作者太癡颠,隻是他人看不穿。因為“癡”,才能看見最純粹的愛情。在愛情這場盛宴裡,又有誰不癡呢?曹植之後的心路如何,我們無法知曉。或許可以從600年後,李商隐為他和甄宓所作的一句詩中得到體會:
春心莫共花争發,一寸相思一層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