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人民網海口7月13日電 (記者毛雷)掃地點碼、測溫、登記……7月13日下午,在一番操作之後,記者進入了位于海甸二西路的海口市第三十一小學——這裡是海口市美蘭區為滞留海甸島的困難人士提供的臨時安置點。
臨時安置點愛心人士送來的物資。人民網記者 毛雷攝
“這些水是政府送過來的,那些快餐是愛心人士送來的。”海口市第三十一小學副校長韓國指着校門口的一堆物資向記者介紹起了臨時安置點的相關情況。
7月9日海口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作為重點區域的海甸島就開始臨時管控,除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和車輛外,其他人員和車輛“隻進不出”。突然起來的疫情和臨時管控措施,讓一些人滞留在海甸島,市民符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我母親和哥哥住在海甸島,那天我來看望母親,沒想到就被‘封’在島上了。”在臨時休息點,符先生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遭遇”。“母親那邊房子太小了,前幾天我都是住在酒店裡的,每天一百多的房費,對于我們打工族來說,壓力還是很大的。”
記者在現場看到,臨時休息點其實就是學校的教室,工作人員把課桌拼湊起來,變成可供大家休息的“床”,打開的空調則讓整個休息點比較涼爽。
教室改造的臨時休息點。人民網記者 毛雷攝
“雖然條件有限,但我們也理解政府,能給我們提供一個免費的休息點已經很不錯了。”符先生說,這裡免費的住宿和食物,緩解了他不小的壓力,隻希望疫情盡快過去,恢複正常的生活狀态。
在另一間教室,市民馮先生甚至搭起了露營的帳篷。“這是愛心人士捐贈的。”看到記者驚訝的目光,馮先生解釋道。
安置點的市民在愛心人士贈送的帳篷中。人民網記者 毛雷攝
在海口白沙門遊樂場工作的馮先生居住地在龍華區,也是被疫情“留在”海甸島的一員。“誰也沒想到來上個班就‘回不去’了,還好政府提供了這個免費的地方可以住一下。”馮先生說,最開始自己在人民橋附近露宿了一晚,得知這個地方可以免費住宿後就趕來了。“希望快點解封,疫情早點結束,他們(工作人員)也很辛苦的。”
韓國告訴記者,臨時安置點是7月11日開始運行的,按照美蘭區的統一部署,海口市第三十一小學的多間教室被臨時改造成休息的地方。“前兩天人不多,今天人多了起來,目前大概有二十多人在這裡。”韓國介紹,為了保障安全,進入學校的人員必須是綠碼且體溫正常,經過登記後白天可以自由出入,但夜間則實行封閉管理。
“我們這裡可以提供免費的充電、住宿、方便食品和飲用水,滞留海甸島上有需求的市民可以來這裡臨時休息。”韓國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