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是中國第四紀冰川地質學的誕生地。1931年中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到廬山進行地質調查,首次發現了廬山及其附近存在着大量冰川沉積物及冰川遺迹地貌,随之對廬山進行了多次深入調查,并于1933年發表了《揚子江流域之第四紀冰期》,這是中國地質學家在中國大陸東部首次發現的第四紀冰川。
廬山特别發育的伸展構造,形成了廬山變質核雜岩構造和斷塊山。廬山處在華南揚子地塊北端,侏羅紀至早第三紀,大陸地殼處于強烈的伸展狀态,大規模陸殼重熔型花崗岩侵入,廬山地區在這種水平與垂直力的作用下,廬山呈現不斷上升的狀态,處于盆嶺構造的發展階段。在距今兩千多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運動晚期,廬山便形成了現今斷塊山形态以伸展構造為主體,伴随廬山出現的斷塊山構造和變質核雜岩構造,組成了廬山地學景觀的又一特征。
廬山獨特的多成因複合地貌景觀。新構造運動使廬山形成了斷塊山構造,斷崖地貌景觀在山體四周到處可見,尤其是東西兩側,這是山體構造上升的體現。廬山山頂相對平緩,古剝蝕面表現明顯。廬山進入更新世後,出現了第四紀冰川活動,受第四紀侵蝕作用,全山又出現了許多冰鬥、冰窖、冰坎、冰階、冰刃脊和角峰等冰蝕地貌景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