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芭蕉是廣東的音樂,是中國漢族民間器樂曲。樂譜最早載于1921年丘鶴俦所編《弦歌必讀》,後由潘永璋改編,成為廣東音樂代表性曲目。
雨打芭蕉意象解釋
芭蕉,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别是離情别緒相聯系。南方有絲竹樂《雨打芭蕉》,表凄涼之音。李清照曾寫過:“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對芭蕉為怨悱。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飕飕。”葛勝沖《點绛唇》:“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來就夠凄怆的,夢魂逐着芭蕉葉上的雨聲追尋,更令人覺得凄恻。
《七律·無題》
雨打芭蕉葉帶愁,心同新月向人羞。
馨蘭意望香嗟短,迷霧遙看夢也留。
行遠孤帆飄萬裡,身臨亂世怅千秋。
曾經護花惜春季,一片癡情付水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