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年九旱,西旱東澇。
由于内蒙古地區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幹旱少雨,除大興安嶺北端的北嶺和嶺東南部分地方屬于半濕潤氣候外,其餘地區均屬于半幹旱、幹旱和極幹旱氣候,其中半幹旱和幹旱面積約占全區總面積的五分之三以上。這些地區年降水量均在150毫米以下,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幹旱發生。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相比,早少而澇多,形成了全區“十年九旱,西旱東澇”的災害特點。幹旱往往是春旱、夏旱、秋旱交替出現。因此,幹旱是内蒙古農牧業生産的主要災害。
2、洪澇災害,集中突發。
盡管内蒙古全年降水量不多,但主要集中在夏季,局部地區因暴雨或大暴雨,造成不同範圍、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它的特點是集中而突發,短時間釀成大災不乏其例。
3、多種災害,接踵而至。
内蒙古地區的自然災害除了旱災和水災外,還有揚塵、沙塵暴、雹災、霜凍、蟲災、雪災、震災、疫災等多種災害。多種災害有時同年迸發,接踵而至,究其原因是幾種災害互為因果,互有影響,增加了防災減災的難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