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子語錄經典人生哲理

孔子語錄經典人生哲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3 16:44:45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二,春秋後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魯國鄒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從事教育,相傳收弟子多達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魯,專心執教。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铎”、“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并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産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語錄經典人生哲理(熟讀孔子經典語錄)1

孔子語錄大全: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出處】《史記·孔子世家》

【譯文】國君要像國君的樣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樣子,父親要像父親的樣子,兒子要像兒子的樣子。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漤矣。

【出處】《史記·孔子世家》

【譯文】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堅守節操不動搖,人小遇到困窘就會胡作非為。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出處】《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譯文】我隻憑言辭判斷人品能力,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隻憑相貌判斷人品能力,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出處】《論語·學而第一》

【譯文】學習知識後經常用實踐來檢驗它,不也是很高興的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出處】《論語·學而第一》

【譯文】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處】《論語·學而第一》

【譯文】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風度的嗎?

·巧言令色,鮮矣仁。

【出處】《論語·學而第一》

【譯文】花言巧語,裝出和顔悅色的樣子,這種人很少有仁心。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處】《論語·學而第一》

【譯文】一個人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最怕你自己不了解别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出處】《論語·為政篇第二》

【譯文】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有所建樹;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确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随心所欲而不超越規矩。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出處】《論語·為政篇第二》

【譯文】廣泛地複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有所領悟,又能吸收新的知識。能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才可稱為老師啊。

·君子不器。

【出處】《論語·為政篇第二》

【譯文】君子不要像定型的器皿一樣,要博學多識,具有可塑性。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出處】《論語·為政篇第二》

【譯文】君子團結大多數而不與少數人勾結,小人與少數人人勾結而不團結大衆。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出處】《論語·為政篇第二》

【譯文】隻讀書不思考就會迷惘,隻空想不讀書那就危險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出處】《論語·為政篇第二》

【譯文】懂得了就是懂得了,沒有懂就是沒有懂,這才是真懂。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出處】《論語·為政篇第二》

【譯文】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會服從;把不正直的人提拔到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會服從。

·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出處】《論語·八佾篇第三》

【譯文】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麼不可容忍的呢·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出處】《論語·八佾篇第三》

【譯文】君主按照禮來使用臣下,臣下用忠心來服侍君主。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出處】《論語·裡仁篇第四》

【譯文】隻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确地去愛别人、恨别人。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出處】《論語·裡仁篇第四》

【譯文】貧窮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擺脫貧賤,君子是不會去做的。

·朝聞道,夕死可矣。

【出處】《論語·裡仁篇第四》

【譯文】如果早上悟得真理,即使當晚死去也沒有什麼遺憾的了!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出處】《論語·裡仁篇第四》

【譯文】君子心懷道德,小人卻一心想着自己的土地。君子是懷畏刑法,小人隻是想着貪圖實惠。

·吾道一以貫之。

【出處】《論語·裡仁篇第四》

【譯文】我的學說始終貫穿着一個基本思想。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出處】《論語·裡仁篇第四》

【譯文】不怕沒有官位,怕的是沒有擔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隻求足以讓人理解自己。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出處】《論語·裡仁篇第四》

【譯文】與君子談事情,他們隻關心合不合道義;跟小人談事情,他們隻關心是否有利可圖。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

【出處】《論語·裡仁篇第四》

【譯文】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

·事父母幾谏。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出處】《論語·裡仁篇第四》

【譯文】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如果父母心裡不願聽勸谏,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并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出處】《論語·裡仁篇第四》

【譯文】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安頓父母的方法。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出處】《論語·裡仁篇第四》

【譯文】父母的年紀不可不記在心頭。一方面為他們添壽而歡喜,一方面為他們年高而擔心。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出處】《論語·裡仁篇第四》

【譯文】古代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因為他們以自己做不到為可恥。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出處】《論語·裡仁篇第四》

【譯文】君子要說話要謹慎,但做事要行動敏捷。

·德不孤,必有鄰。

【出處】《論語·裡仁篇第四》

【譯文】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與他為鄰。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出處】《論語·公冶長第五》

【譯文】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糞土壘的牆壁無法粉刷。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出處】《論語·公冶長第五》

【譯文】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

·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出處】《論語·雍也篇第六》

【譯文】有一個叫顔回的學生非常好學,他從不遷怒于别人,也從不重犯同樣的過錯。

·君子周急不濟富。

【出處】《論語·雍也篇第六》

【譯文】君子周濟急需,而不給富人添富。

·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出處】《論語·雍也篇第六》

【譯文】多麼有賢德啊,顔回!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裡,别人都受不了那窮困帶來的憂愁,顔回卻依然保持自得其樂。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出處】《論語·雍也篇第六》

【譯文】品質多于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多于品質,就流于虛浮。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出處】《論語·雍也篇第六》

【譯文】隻有品質和文采配合相宜,然後才可以成為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出處】《論語·雍也篇第六》

【譯文】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出處】《論語·雍也篇第六》

【譯文】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中等智力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

·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出處】《論語·雍也篇第六》

【譯文】緻力于人世間該做的事情,對鬼神報敬而遠之的态度,這就可以說是明智的了。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出處】《論語·雍也篇第六》

【譯文】智者喜愛水,仁者喜愛山;智者好動,仁者好靜;智者快樂,仁者長壽。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出處】《論語·雍也篇第六》

【譯文】君子可以獻身,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騙,但不可以糊裡糊塗地被愚弄。

·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出處】《論語·雍也篇第六》

【譯文】君子廣泛地學習文化,并且用禮來約束自己,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啊!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出處】《論語·雍也篇第六》

【譯文】中庸作為一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吧!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出處】《論語· 述而篇第七》

【譯文】默默地牢記知識,勤奮學習不厭煩,教誨别人不厭倦。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出處】《論語· 述而篇第七》

【譯文】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要去啟發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要去引導他。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出處】《論語· 述而篇第七》

【譯文】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方面的東西,那就不要再教他了。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出處】《論語· 述而篇第七》

【譯文】被任用就施展抱負,不被任用就隐藏起來、自我完善。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出處】《論語· 述而篇第七》

【譯文】即使吃粗糧、喝冷水,彎過手臂當枕頭,也樂在其中啊。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

【出處】《論語· 述而篇第七》

【譯文】用不仁義獲得的富有和尊貴,對于我來說,就像天邊的浮雲一樣 。

·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出處】《論語· 述而篇第七》

【譯文】再給我幾年時間,到五十歲學習易經,如果把易經搞通,我便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

【出處】《論語· 述而篇第七》

【譯文】(孔子自我評價)他這個人,發憤用功時忘記吃飯,快樂時忘記憂慮,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出處】《論語· 述而篇第七》

【譯文】我不是生來就知道的人,而是喜愛古代文化,通過勤奮學習求得知識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出處】《論語· 述而篇第七》

【譯文】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處】《論語· 述而篇第七》

【譯文】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自己就可以改正。

·二三子以我為隐乎?吾無隐乎爾。

【出處】《論語· 述而篇第七》

【譯文】你們以為我對你們有什麼隐瞞的嗎?我是絲毫沒有隐瞞的。

·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甯固。

【出處】《論語· 述而篇第七》

【譯文】奢侈了就會傲慢無禮,節儉了就會顯得寒酸。與其傲慢無禮,我甯可寒酸。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出處】《論語· 述而篇第七》

【譯文】君子心胸寬廣坦蕩,小人經常煩惱憂愁。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出處】《論語·泰伯篇第八》

【譯文】教育的要點是開始于詩教,立足于禮教,完成于樂教。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出處】《論語· 泰伯篇第八》

【譯文】對于普通百姓,隻能讓他們聽從而去做,不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

·笃信好學,守死善道。

【出處】《論語· 泰伯篇第八》

【譯文】堅定信念并努力學習,誓死守衛“與人為善”的大道。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出處】《論語· 泰伯篇第八》

【譯文】不進入危險的國家,不居住在動亂的國家。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隐。

【出處】《論語· 泰伯篇第八》

【譯文】天下有道就出來做事;天下無道就隐居不出。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出處】《論語· 泰伯篇第八》

【譯文】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要考慮那職位上的事。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出處】《論語· 泰伯篇第八》

【譯文】學習好像追趕什麼,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擔心被甩掉。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出處】《論語· 子罕第九》

【譯文】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一去不複返!日日夜夜沒有停止過。

孔子語錄經典人生哲理(熟讀孔子經典語錄)2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出處】《論語· 子罕第九》

【譯文】有德行的人居住在那裡,哪裡還會簡陋呢?

·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

【出處】《論語· 子罕第九》

【譯文】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出處】《論語· 子罕第九》

【譯文】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就知道後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歲時還默默無聞,那他就沒有什麼可以敬畏的了。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出處】《論語· 子罕第九》

【譯文】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但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出處】《論語· 子罕第九》

【譯文】到了寒冬,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出處】《論語· 子罕第九》

【譯文】有智慧的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出處】《論語·先進篇第十一》

【譯文】人都沒能侍奉好,還談什麼事奉鬼呢?

·未知生,焉知死?

【出處】《論語·先進篇第十一》

【譯文】活着的事情還沒搞明白?怎麼能知道死呢?

·過猶不及。

【出處】《論語·先進篇第十一》

【譯文】過了和不足是一樣的。

·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

【出處】《論語·顔淵篇第十二》

【譯文】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于仁了。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出處】《論語·顔淵篇第十二》

【譯文】不合于禮的不要看,不合于禮的不要聽,不合于禮的不要說,不合于禮的不要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處】《論語·顔淵篇第十二》

【譯文】自己不願意要的,不要強加給别人。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出處】《論語·顔淵篇第十二》

【譯文】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麼國家就垮了。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出處】《論語·顔淵篇第十二》

【譯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别人的惡行。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出處】《論語·顔淵篇第十二》

【譯文】政的意思就是正。您帶頭走正路,誰敢不正呢?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出處】《論語·子路第十三》

【譯文】名分不正,言語就不能順理成章;言語不能順理成章,事情就辦不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出處】《論語·子路第十三》

【譯文】如果自身的行為端正,即使不發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該怎麼做;如果自身的行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沒有人聽從。

·近者悅,遠者來。

【出處】《論語·子路第十三》

【譯文】讓附近的人高興,遠方的人自然就來投奔。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出處】《論語·子路第十三》

【譯文】君子與人和諧,但不一定要求觀點相同;小人追求觀點相同,但不一定和諧。

·言必信,行必果。

【出處】《論語·子路第十三》

【譯文】說到一定要做到,做事一定要有結果。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出處】《論語·子路第十三》

【譯文】君子坦然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不坦然。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出處】《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譯文】仁德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出處】《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譯文】君子中不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沒有的。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出處】《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譯文】看見利益要能想到是否合乎道義,見到危難要敢于獻身。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出處】《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譯文】君子向上通達仁義,小人向下通達财利。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出處】《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譯文】古人學習為了充實自己,今人學習為了沽名釣譽。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出處】《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譯文】君子認為說得多而做得少是可恥的。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出處】《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譯文】用正直來報答怨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出處】《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譯文】我不報怨天,也不責備别人。下學禮樂而上達天命,了解我的隻有天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處】《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譯文】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須先讓工具好使。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出處】《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譯文】住在一個國家,要侍奉大夫中有才能的人,結交士人中有仁德的人。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出處】《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譯文】一個人沒有長遠的打算,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慮。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出處】《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譯文】多批評自己,少責怪别人,這樣就遠離怨恨了。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出處】《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譯文】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黨。

【出處】《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譯文】君子莊重自尊而不與人争鬥,團結群衆而不結黨營私。

·小不忍則亂大謀。

【出處】《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譯文】如果在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會打亂大的計劃。

·衆惡之,必察焉;衆好之,必察焉。

【出處】《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譯文】大家都厭惡的,一定要查清究竟是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的,也一定要查清究竟是為什麼。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出處】《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譯文】犯了錯誤而不改正,這就是錯上加錯了。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寝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出處】《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譯文】我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地思考,沒有什麼好處,還不如去學習。

·君子謀道不謀食。

【出處】《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譯文】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費心思去求衣食。

·君子憂道不憂貧。

【出處】《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譯文】君子隻擔憂學不到道,而不擔憂貧窮。

·當仁,不讓于師。

【出處】《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譯文】如果是行仁義的事,即使在老師面前也不必謙讓。

·有教無類。

【出處】《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譯文】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不分族類。

·道不同,不相為謀。

【出處】《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譯文】志向不同,也就不要在一起謀劃大事了。

·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出處】《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譯文】不怕貧窮,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出處】《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譯文】生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經過學習以後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難再去學習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難還不學習的人,這種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出處】《論語·陽貨篇第十七》

【譯文】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是個人的習性卻相距很遠。

·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出處】《論語·陽貨篇第十七》

【譯文】隻有上等的智者與下等的愚者最難改變。

·割雞焉用牛刀?

【出處】《論語·陽貨篇第十七》

【譯文】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色厲而内荏(rěn),譬諸小人,其猶穿窬(yú)之盜也與?

【出處】《論語·陽貨篇第十七》

【譯文】外表嚴厲内心虛弱,若用小人來做比喻,大概就像個鑽洞爬牆的小偷吧!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出處】《論語·陽貨篇第十七》

【譯文】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是有道德的人應該抛棄的。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出處】《論語·陽貨篇第十七》

【譯文】整天吃飽了飯,什麼心思也不用,這種人真是太難教育了!不是還有賭博和下棋的遊戲嗎?做做這些,還像個賢人的樣子(總比無所事事的強)。

·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出處】《論語·陽貨篇第十七》

【譯文】君子崇尚義。君子隻有勇敢而沒有義就會惹亂子,小人隻有勇敢而沒有義就會成為強盜。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出處】《論語·陽貨篇第十七》

【譯文】隻有女子(指美色)和小人是難以教養的,親近了就會無禮,疏遠了就會報怨。

·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出處】《論語·陽貨篇第十七》

【譯文】到了四十歲的時候還有毛病不改,他這一生也就改不了了。

·鳥獸不可與同群。

【出處】《論語·微子篇第十八》

【譯文】我們不能居住在山林裡與鳥獸同群。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信,無以知人也。

【出處】《論語·堯曰篇第二十》

【譯文】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禮儀,就不能立身處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話語,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小子識之焉,苛政猛于虎也!

【出處】《禮記·植弓》

【譯文】子路你要好好記住,苛政比老虎還要兇猛啊!

·大道之行也,大下為公。

【出處】《禮記·禮運》

【譯文】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

·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出處】《中庸》

【譯文】道不離開人而存在。如果有人離開人去修道,那他修的就不是道了。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出處】《中庸》

【譯文】喜歡研究學問的,就接近有智慧了;能夠努力行善的,就接近仁了;知道什麼是羞恥,就接近勇了。

·生無所息。

【出處】《列子·天瑞第一》

【譯文】人生是沒有什麼休息的。

·人胥知生之樂,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憊,未知老之俟;知死之惡,未知死之息也。

【出處】《列子·天瑞第一》

【譯文】人們都知道活着的快樂,卻不知道活着的勞苦;都知道老年的疲憊,卻不知道老年的安逸等待;都知道厭惡死亡,卻不知道死亡是休息。

·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

【出處】《列子·天瑞第一》

【譯文】一個人抛棄了家庭,所有世上的人都反對他;天下的人都抛棄了家庭,卻沒有人反對了。

·凡重外者拙内。

【出處】《列子·黃帝第二》

【譯文】凡是看重身外之物的人,内在的素質一定很笨拙。

孔子語錄經典人生哲理(熟讀孔子經典語錄)3

·用志不分,乃疑于神。

【出處】《列子·黃帝第二》

【譯文】用心專一而不分散,就會達到神妙境界。

·聖則丘何敢,然則丘博學多識者也。

【出處】《列子·仲尼第四》

【譯文】我哪敢當聖人,我不過是學問廣博知識豐富就是了。

·至言去言,至為無為。

【出處】《列子·說符第八》

【譯文】最高的語言是不用語言,最高的作為是無所作為。

·人之所取畏者,袵席之上,飲食之間。

【出處】《莊子·達生》

【譯文】人所最可怕的,還是枕席上的姿意在飲食間的失度。

·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體。

【出處】《莊子·知北遊》

【譯文】生的自然而然地生出來了,它的生不是為了死;死的自然而然地死去了,它的死不是為了生。死和生是相輔相成的嗎?生和死實際上都存在于同一體中。

圖文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