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簡述香港電影發展概況

簡述香港電影發展概況

娛樂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6:32

  如今的港片,不見江湖,屬于港片老戲骨的黃金時代也一去難複返。但至少他們曾經真摯過、熱烈過,每一部經典港片背後,都有他們留下過的痕迹,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江湖。[作揖][作揖][作揖] 港味的靈魂,其實就在這些甘草配角的姹紫嫣紅裡。就算可緬懷,難複刻,永遠不可再現,那一代人記憶裡的電影,也永不落幕。

  簡述香港電影發展概況(香港電影奇迹的發展曆程)(1)

  香港的電影界從來都是以商業挂帥,新浪潮電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難免被淘汰的厄運。20世紀80年代初,新藝城影業公司異軍突起,吸納大批當時嶄露頭角的導演:吳宇森、徐克、林嶺東、高志森等,炮制一部一部商業挂帥的電影,其中以喜劇為主。這些電影的共通點是以電視台集體創作的模式來度橋創作,充滿密集的笑料及動作,一切以迎合觀衆口味為依歸,代表作品有許氏兄弟的《最佳拍檔》系列及《龍虎風雲》等。除新藝城之外,80年代叱吒一時的電影公司還有德寶電影公司。德寶成立于1984年,一方面拍喜劇(《雙龍》系列、《富貴逼人》、一方面也拍動作片《皇家師姐》系列、或者都市優皮小品路線(《三人世界》、《單身貴族》),務求達到片種多元化的要求。

  至于嘉禾電影公司則繼續以成龍作頭牌,讓他從《師弟出馬》、《龍少爺》的功夫小子形像,漸漸成為《A計劃》中穩打穩紮的真正打星,而到了《警察故事》及《奇迹》,更是成龍的颠峰之作。

  同樣是武師出身的德寶明星洪金寶卻憑《鬼打鬼》(1980)開創了靈幻片的潮流,之後的《僵屍先生》系列也是走相近的風格。而他的另一系列片《奇謀妙計五福星》以至《運财五福星》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績。

  據統計,80年代的十大賣座香港電影之中,新藝城占了四部,嘉禾占了五部,再加上多産量的德寶(1984至1989的五年間,拍制了47部電影)整個八十年代可稱為三雄各據的時期。

  簡述香港電影發展概況(香港電影奇迹的發展曆程)(2)

  成龍洪金寶

  跟20世紀70年代末興起的新浪潮相比,我們會發現到80年代的香港電影由于太過側重劇情堆砌,明星包裝,因此電影類型單向化,更遑論什麼作者論了。有人認為這時期的電影造就明星、扼殺導演、編劇的創作,使香港電影走上窮途沒落,加上1989年經濟、影帶市道不發達等種種因素下,令80年代末期的香港電影市道滑落。盡管如此,若不以電影質素或創意來衡量,單看票房成績及投資者的态度,說20世紀80年代的香港電影屬飛黃騰達的時期實在不為過。

  簡述香港電影發展概況(香港電影奇迹的發展曆程)(3)

  1990年,周星馳以《賭聖》大破紀錄,開始他的票房神話,90年代至今基本是周星馳的天下。

  綜觀20世紀90年代的香港電影,基本上仍可稱之為百花齊放,我們不但有從80年代順利跨向90年代的新一代導演:張婉婷(《秋天的童話》)、王家衛(《旺角卡門》)、關錦鵬(《胭脂扣》)、陳嘉上(《小男人周記》)等等,可是,依照香港電影的傳統,賣座的片種總有跟風者,而當跟風者衆、水準參差的時候,亦即該電影類型走向死亡之路。武俠動作片熱潮如是,賭片熱潮及後期的古惑仔系列也沒有例外。

  到了90年代中期,港産片票房連續下挫,西片逐步擡頭。《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先在93年創下六千萬元票房佳績,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Titanic)更以一億一千萬元攀上頂峰,這部映了195天的好萊塢A級大制作還占了“本世紀百部賣座片”中的榜首位置,完全壓倒了在80年代威風一時的新藝城作品《最佳拍擋》系列。

  周星馳

  另一個令90年代香港電影褪色的原因是盜版問題。80年代錄影帶市場興起已經令電影收入大打折扣,到了90年代後期,盜版VCD更為香港電影市道帶來了重擊。不少電影在午夜場或首映過後便出現盜版,海關和警方又互相推卸責任,後來香港政府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海關逐漸加強掃蕩,才使盜版VCD活動略為收斂。

  香港電影界曾多次組團訪京,與港澳辦及電影局商讨創作自由、版權問題等,亦促請中央政府開放市場。1997年回歸後,香港特别行政區首長董建華先生首次在《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電影,并撥出一億港元開發電影科技及接受資助申請,令香港電影人略為安慰,更把2000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搞得有聲有色。

  可喜的是,香港電影人揚威國際,張曼玉、蕭芳芳、王家衛先後在柏林、戛納等國際影展中獲獎,香港電影漸受國際影壇重視。可惜的是,這也導緻影圈人才外流,吳宇森、唐季禮、袁和平、林嶺東等著名導演紛紛前往好萊塢發展,周潤發、成龍及楊紫瓊等巨星級演員亦被好萊塢羅緻。20世紀90年代的賣座保證是“雙周一成”(周潤發、周星馳及成龍),

  有外流亦有外援加入,香港電影人在亞洲區尋找了不少新面孔,成績最突出的是在台灣一脫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轉型,由脫星變性格演技派,成績斐然。還有90年代中期之後,香港掀起日本電視劇熱潮,連帶電影界亦多找了日本演員參與港産片,其中又以女星為主,包括《星月童話》、《東京攻略》和《阿虎》,當然亦少不得成龍電影裡插科打诨的一衆日本美女。

  科幻特技也順着世界性的大趨勢融入香港電影之中,《風雲之雄霸天下》與《中華英雄》是其中成功的例子,而動作片《特警新人類》及《紫雨風暴》、《藍血人》更特别邀請外國特技效果專家設計爆炸場面,令觀衆歎為觀止。

  總括來說,20世紀90年代的香港電影雖然較諸于80年代有所失色,但似乎在創作意念及電影制作方面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一些小成本制作的獨立電影如《過海隧道》、《天上人間》等亦有公映的機會,加上數碼電影的冒起,而劇本創作亦得到應有的重視。相信踏入新紀元,香港電影将會追求更高的質素,并帶領整個亞洲區的電影業邁向國際影壇。

  簡述香港電影發展概況(香港電影奇迹的發展曆程)(4)

  二十一世紀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相對于20世紀80年代電影公司大灑金錢,演員一天九組戲的好景日子來說,2000年代的香港電影的确危機重重,陰霾滿布。還有90年代的奇迹及幾個國際知名的名字,周星馳、周潤發、成龍等等。

  2003年是香港電影業最黑暗的一年。除了經濟繼續低迷之外,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爆發,使許多戲院空空如也,并令電影制作停頓四個月;該年隻共拍攝54部電影。香港的兩位著名歌手兼演員張國榮(46歲)和梅豔芳(40歲)的離世,對電影業更是雪上加霜。

  周星馳獨有的“無厘頭”喜劇深得民心,他的作品如《逃學威龍》、《唐伯虎點秋香》、《食神》等等都是90年代的喜劇經典。從《喜劇之王》開始,周星馳導演的作品全都是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周星馳明顯減産,一邊休養生息,一邊走上幕後之路。

  周潤發拍了一連串英雄片、動作片,雖偶有票房失利,但基本上還算有觀衆緣。其進軍好萊塢,除拍攝一貫的動作片(如《血仍未冷》),還嘗試拍如《安娜與國王》。到大陸轉型做配角(如《讓子彈飛》《大鬧天宮》),也隻能拍《大上海》這種老本行電影,可惜在香港竟隻有500萬港元的票房。

  簡述香港電影發展概況(香港電影奇迹的發展曆程)(5)

  十二生肖 劇照

  至于成龍則大緻維持一年一部大制作,票房上依然不俗,但相對于90年代的成績,2000年後成龍主演電影已不算大賣。可惜在電影風格上難求突破。《十二生肖》在香港更隻有800多萬港元的票房。

  導演方面,“雙王”王晶和王家衛可謂雙映成趣,一個擅拍商業味道極重的電影,更被揶揄為“屎尿屁”導演;一個專挑大明星合并,産量少、藝術味濃,往往得到國際影展的垂青,兩人電影風格迥異,但在21世紀的香港電影占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簡述香港電影發展概況(香港電影奇迹的發展曆程)(6)

   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電影工業基地之一和電影出口地之一,人們把它稱做“東方好萊塢”!我希望我們都香港電影能越做越好[送心][送心][送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