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晨,北京印刷學院新媒體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動畫、數字媒體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字創新、傳輸和出版”教席,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中國新媒體教育領軍人物,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北京市“高創計劃”領軍人才,“四個一批”人才。
嚴晨教授立足國家對媒體融合、數字出版的重大行業需求,以原創理論研究指導現實問題,長期研究和實踐新聞出版行業的學術發展、制度改革、重大選題原創作品。研究新知識、新理念、新方法創新,編創數字出版物獲得5次國際大獎,4次獲得中國出版領域最高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創建行業學科交叉融合人才培養體系,取得4次國家級和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先後入選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國家級規劃教材。
嚴晨教授認為,就像電影藝術一樣,初期電影也是作為一種能夠再現人們的生活情景的技術展現在世人面前。但是到了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已經熟悉電影藝術這一名詞。所以不論是電影藝術還是數字媒體藝術說到底其實就是藝術與科學在不同曆史時期結合的産物。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認識今天的數字媒體藝術,可能就更容易理解其根源和本質。作為教師,應該教授學生的是“漁”的能力,而不僅僅是“魚”的結果。
《設計》:作為我國第一批接受計算機藝術設計系統教育的學子,您如何看待計算機藝術設計這些年的發展?
嚴晨:數字藝術設計說到底其實就是一個藝術與技術不斷結合的産物。就像電影藝術一樣,1895年,法國盧米埃爾兄弟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剛剛誕生的時候,它也是作為一種能夠再現人們的生活情景的技術展現在世人面前的。但是當它走過了100多年到了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已經熟悉了“電影藝術”這一名詞。所以,不論電影藝術還是數字藝術設計,說到底其實就是藝術與科學在不同時期結合的産物。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認識今天的數字藝術設計,可能就更容易理解其根源和本質。
記得20世紀90年代初,我們在談到數字藝術設計的時候,那時候它還沒有形成自身特有的藝術表現語言,因此也就沒有數字藝術設計這個名詞,而是藝術設計的數字化。當數字藝術設計發展了這近四十年以後,慢慢地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語言,因此也就被人們所認可,并先後設立了新的專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今後我們還會設立新的一級學科。這都是計算機技術不斷,數字藝術設計語言不斷産生并成熟的自然結果。也是它被人們所了解、認識、接受的一個過程。
就像之前我們所接觸到的各種藝術類型一樣,數字藝術設計的形成與不斷壯大是自然的曆史規律,是數字時代的必然産物,是不以任何的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裡,要特别區别兩個概念,一個是數字藝術設計,另一個是藝術設計的數字化,這兩個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而後者隻是藝術設計的實現手段。
數字出版物《北京印象》主界面設計(獲得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設計者:嚴晨)
數字出版物《北京印象》一級子界面“探民居清幽”設計(獲得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設計者:嚴晨)
數字出版物《北京印象》一級子界面“賞中軸異彩”設計(獲得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設計者:嚴晨)
《設計》:早年在時代華納集團工作的經曆對您後來的職業發展有哪些影響?
嚴晨:每個人的20歲到30歲之間,都是奠定他的人生目标、工作習慣、工作風格的重要曆史時期。非常有幸在24歲的時候能夠到美國時代華納集團總部工作,那段時間形成了我對于這個專業,對于這個職業的深入認知,也形成了日後工作中處理事物的很多思維習慣、工作風格和工作态度。我們中國有句話“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我想在那段工作生活經曆的确是有效地開拓了我的視野,讓我對整個行業有了進一步的全局了解。同時,在離開祖國的時候,更能感受到對祖國的依戀,那次遠行,增加了建設祖國的信念。
《設計》:北京印刷學院新媒體學院有哪些特色?
嚴晨:北京印刷學院的新媒體學院是在2016年組建的。在傳媒領域有三大傳統媒體,印刷、廣播和電影電視,針對這三種傳統的媒體類型,在北京有三所高校:北京印刷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以及北京電影學院,這三所高校專門為國家培養傳媒領域的高級人才。
這些年随着數字媒體藝術的不斷發展,這三所高校不約而同都進行了一定的轉型。北京印刷學院在2016年也進行了它的轉型,組建了新媒體學院,在這個新媒體學院的構成中包含了原來的藝術類的數字媒體藝術、動畫、攝影三個專業,也包含工科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和文科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從而将3個不同門類,4個不同的一級學科的5個專業綜合在一個二級學院,希望能夠通過這樣一個二級學院的建構來形成合力,創造出複合型的高級創新設計人才。
《設計》:在《盛世鐘韻》《北京印象》《好玩的漢字》《造物的智慧》等多部多媒體作品中,您是如何将中國文化與藝術與科學有機結合的?
嚴晨: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它具有并且傳承着獨特且深厚的民族文化。如何讓我們優秀的文化能夠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我們的祖先通過文字去記錄,比如《詩經》《論語》,去傳承我們中國的民族文化;而後,畫家用筆墨傳承,劇作家用舞台傳承,電影藝術家用鏡頭傳承,那麼到了今天的數字時代,我們怎麼去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呢?這成為我去編創這一系列數字媒體藝術作品的一個原始動力。從2004年開始着手創作第一部反映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數字媒體藝術作品《盛世鐘韻》到今天已經走過了16年。2006年在《盛世鐘韻》獲得了第14屆莫必斯國際多媒體大獎賽的最高獎——全場大獎的時候,國際評審團給這部作品的獲獎評語是:“該作品充分運用多種媒體語言,極其成功完成藝術創作,用數字媒體藝術向世界展示中國。”我想這個評語既是這部作品創作的初衷,也是後面一系列作品努力的方向,所有的藝術,所有的科學,它終究要有一個共同的結合點,那麼這個結合點我想應該就是文化。
數字出版物《盛世鐘韻》主界面設計(獲得第一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設計者:嚴晨)
數字出版物《盛世鐘韻》一級子界面“源”設計(獲得第一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設計者:嚴晨)
數字出版物《盛世鐘韻》二級子界面“尋根溯源”設計(獲得第一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設計者:嚴晨)
《盛世鐘韻》獲得第十四屆莫必斯國際多媒體大獎賽最高獎——全場大獎,獲獎者嚴晨上台領獎(于加拿大蒙特利
《設計》:在教學方式上您有哪些獨到的看法?
嚴晨:可能是因為早年在國外獨立工作的經曆,我形成了一些獨立的觀點。我認為,國外的教學思想是很好的,在國外留學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學習不是老師強迫的任務,學習是學生自己努力和愛好的事情。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力。其實在中國也有同樣的道理,這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教授學生的是“漁”的能力,而不僅僅是“魚”的結果。因此,在我的課堂上,我不會隻告訴學生他的作品具體該怎麼改,更多的是去啟發學生思考,然後和他一起去創作、去修改,這樣來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力。還有一點,就是藝術教學它一方面需要理論的高度,另外一方面藝術它也是要有很強的實踐性,在教學中我會更強調培養學生實際進行創作的能力。
《設計》:您講授多年《多媒體編創藝術》,如何看待多媒體技術的本質?
嚴晨:《多媒體編創藝術》這門課是北印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核心大課,也入選北京市精品課程。這門課我講了22年,對這門課的理解,也不斷地有一些新的觀點。在這門課程中既有藝術設計内容,也有多媒體技術内容。如何協調好藝術與技術的關系?關鍵還是要看受衆是誰?因為授課對象是藝術類的學生,所以,從藝術門類的視角來看,這門課程中的多媒體技術内容最終應該像藝術門類中的攝影技術内容等一樣,要服務于藝術創作,應該是為藝術創作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或者創作的可能,而不能成為一個技術展示會。
《設計》:面對新媒體技術的沖擊,傳統的出版業如何應對?
嚴晨:這個問題,的确是一個特别尖銳的問題,面對着新媒體技術的沖擊,傳統的出版業的确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比如說像傳統的報紙,遭受了比較大的沖擊。特别是随着這種自媒體,全媒體的不斷的完善,人們已經開始對出版業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标準。
我個人認為,新媒體技術與傳統出版業的碰撞不是以某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是一個曆史的自然升級變革。傳統的出版業隻有及時地進行改革和調整,才能跟得上曆史的腳步,這也是2014年8月8日,國家提出的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有機融合的這樣的一種引導方向的初衷。
數字出版物《造物的智慧》一級子界面“古琴”設計(獲得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策劃、編創:嚴晨)
數字出版物《造物的智慧》一級子界面“竈”設計(獲得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策劃、編創:嚴晨)
數字出版物《造物的智慧》導航設計(獲得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策劃、編創:嚴晨)
《設計》:數字出版領域有哪些未來的發展方向?
嚴晨:英國BBC創始人之一尼克·紐曼通過對全球38個國家的傳媒市場進行監測研究發現,60%以上的人獲取信息的途徑已經變成了網絡。近年來随着移動媒介的快速發展以及社交平台的出現,傳統媒體紛紛轉戰到網絡平台和移動媒介。
基于這種變化,BBC在人才隊伍建設上為了讓記者都能掌握各渠道的傳播技能。BBC将5000多名電視、廣播和流媒體新聞從業者都組織起來進行了多技能的培訓。
2019年3月16日,《求是》雜志發表的重要文章《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對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文章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文章明确指出,伴随着信息社會不斷發展,新興媒體影響越來越大。新聞客戶端和各類社交媒體成為很多幹部群衆特别是年輕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信息源。我想提出的全媒體的論斷應該是我們數字出版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
《設計》:請分享一個您認為或者您參與的比較有意義的案例。
嚴晨:就從最近完成的一個作品說起吧,這也是我第4次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的作品——《造物的智慧》。我們中華民族有着很悠久的傳統文化,老祖先創作出了很多經典的傳統器具。在這些器具中,凝聚了人類的智慧。現在的我們在博物館中都可以看到很多流傳下來的器具,但這些器具都是一些“死”的,如何通過數字媒體藝術讓這些器具“活起來”?如何讓受衆去親身地、更準确地去傳承這些民族文化精神?
在這樣的一種初衷下,編創了《造物的智慧》這樣的一個作品,在這個作品中選取了80件中國傳統的器具,然後把這個80個器具全部用3d模型給它建立出來,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下,我們再去介紹所有的器具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360度的去觀看這些器具,我們還可以任意地把這些器具進行打散重構,從不同的維度去貼近觀察。同時揉入橫縱向的 交互設計線索,使受衆沉浸在人類“造物的智慧”中。我想,這也是數字媒體藝術與出版有機結合的一個嘗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