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申通快遞(002468)發布公告稱,将收購北京及武漢加盟網點及中轉中心資産: 2.9億收購北京申通快遞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北京申通”)、北京多元申通快遞服務有限公司和北京申通聯晟物流有限公司,1.2億收購湖北申通物流有限公司和武漢申通快遞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武漢申通”),其中武漢中轉中心項目原為募集資金中新建項目。
公告稱,該收購将有利于發揮重點城市中轉環節輻射帶動作用,提高中轉時效,提高轉運中心直營化比例,增加公司中轉業務收入。
公告顯示,五家物流公司的經營範圍都包括了國内快遞,也為申通旗下加盟網點。根據申通招股書數據,北京申通和武漢申通均為收入占比前五大加盟商。
根據招股書和2016年年報數據,北京申通自2013年至2016年均位列前五大客戶和前五大供應商,2016年為申通貢獻銷售額2.8億元,占總銷售額2.7%,總采購額2.4億元,占比3.3%。而武漢申通于2015年和2016年位列申通前五大供應商,2016年申通向其采購1.07億元,占比1.48%。招股書還顯示,申通與北京申通的加盟合同将于2019年6月到期,與武漢申通的加盟合同将于2018年(今年)5月到期。
在加盟模式中,申通快遞向加盟商銷售快遞服務(加盟費)和物料(快遞包裝),向供應商采購有償派送服務、航空運輸服務、汽運服務及面單物料等。
在幾家上市快遞公司中,申通的加盟程度最深。加盟模式可以獲得較低的擴張成本,低直營比例給申通帶來了較高的資産回報率:2013-2015年,申通ROA分别為29%、21%和27%,明顯高于其他三家。但直營程度低導緻總部對網絡控制弱,易發生爆倉等事故。
在網點方面,招股書顯示,收入前五大客戶均為加盟商。2017年半年報顯示,申通快遞的國内直營子公司(直營快遞代理)主要有7個:浙江蕭山、浙江桐廬、江蘇江陰、陝西西安、吉林長春、遼甯盤錦、河南漯河,省級子公司覆蓋浙江、江蘇、陝西,在一線城市和交通樞紐較少布局。
相比之下,圓通直營化最深:大部分省份、省會城市以及重點非省會城市一級網點都已收回直營,都是總部100%控股。據圓通速遞2017年年報顯示,其在全國的二級子公司有多達80餘個。
轉運中心方面,申通快遞的中轉業務分為直營和非直營兩種模式。直營轉運中心為申通快遞的分公司或子公司,非直營的轉運中心以加盟形式進行,由申通選定的加盟商獨立運營,即加盟中轉中心同時由加盟網點運營。
申通最新半年報顯示,轉運中心超過80家,與招股書數據相差無幾:據招股書,截止2016年6月申通快遞有轉運中心82個,其中直營48個,直營比例為59%,在四家中最低。其中一級轉運中心僅3個,主要集中長三角地區,而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以及武漢、長沙、鄭州、西安等中西部省會城市還未建立直營的轉運中心。而其他快遞公司的直營明顯較高:截至 2017 年底,圓通在全國範圍擁有自營樞紐轉運中心 64 個,中通快遞的82個分揀中心中有76 個為中通自營。
申通在招股書中早已總結了中轉中心加盟制帶來的問題:“加盟商在實現對中轉服務質量的要求時,多基于自身的利益考慮進行選擇,難以從總部全面籌劃的大局角度出發,緻使申通快遞在整體服務網絡上轉 運中心布局不均勻問題。”
為此,申通表示将對一批區域樞紐、省會城市、重要的節點城市的轉運中心采用直營模式,加強業務管控,改善運轉效率。
申通上市時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為48億元,其中重點城市的中轉倉配一體化項目(中轉中心)投入14.5億元,在四家A股上市快遞公司中投入最大,該項目拟在上海、西安、長春、溫州、武漢、義烏、長沙、鄭州、沈陽、揭陽、盤錦11個城市新設轉運中心。半年報“在建工程”顯示,在建(擴建)的分撥項目主要有華東分撥、長春轉運中心和湖北轉運項目。
此外,最近申通的快運業務受阻:4月13日,國家郵政局發布監測稱快捷快遞在部分地區服務運行出現異常,随後申通快遞發布公告決定暫緩推進申通快運項目。
申通與快捷的合作由來已久,去年11月29日,申通快遞與快捷快遞共同出資5000萬元設立上海申通岑達供應鍊管理有限公司,其中申通快遞出資3500萬元,持股比例占70%;快捷快遞出資1500萬元,持股比例30%。該公司為申通快運主體公司,快捷快遞的網絡将用于申通快運。
此前2017年8月,申通快遞按照投前12億估值,向快捷快遞增資1.33億元,增資完成後取得快捷快遞10%的股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