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也是一個文化的基本組成。在中國雖然我們都說着普通話,但是在地方一個個極具語言特色的方言獨樹一幟。成為要想融入當地生活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在山東青島流傳青島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隻屬于本地的青島話。
青島話屬于膠遼官話,其特征是舌音比較重,常常把「th」音加在「sh」、「x」、「s」上。普通話的聲調也被削減不少。基本上在某個程度上,要把普通話轉成了青島話,隻需把普通話的聲調改一改,把第四聲保持不變。
青島轄六區四市,由於地域較廣,其内各地方言并不統一,部份甚至差距較大,如分尖團情況,聲調數量與調值等。青島話,廣義上是中國青島市各地區所說方言的統稱,狹義和一般意義上僅指青島市區民衆所操語言。
市區方言聲調衰減,受權威方言影響,青年人尖團音也不再怎麼區分。其他周邊的一些地區,聲調依然保持4個,尖團音亦能很清楚地區分。本詞條所讨論的主要是狹義上的青島話,即青島市區附近的語言。
大學時(在本地上的)教給廣東的室友說青島話的竅門,就8個字:“一三互換,二四歸四。”後來該同學在即墨路小商品批發市場跟本地商販讨價還價,還真說得像模像樣兒。但此法隻是略像,對青島話的描述并不精準。
青島話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字是“昂”表示“啊。呀。知道了……”以及“biang”是青島話的口頭語。青島話中普通話發“e”的經常發作“a”比如普通話“合餅”青島話曰“哈餅”普通話“喝酒”青島話曰“哈酒”值得一提的是青島曆史上由于受到過德國的統治所以方言中不乏德語的音譯如:青島稱下水道口為“古力”;稱下水道口的蓋子為“古力蓋”是音譯德語的“Gull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