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獨具特色唱腔的吉林黃龍戲文化

獨具特色唱腔的吉林黃龍戲文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5 04:35:21

  黃龍戲是吉林省漢族地方一種比較流行的戲曲劇種,也是農安縣一個創作的地方戲曲的新劇種。黃龍戲文化曆史也非常悠久,但是由于社會的發展,漸漸地被我們人類遺忘。那麼,大家對于這種獨特的唱腔是否了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吉林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學習了解一下吧!

  黃龍戲的輝煌期

  1989年,黃龍戲在主奏樂件上進行了改革,黃龍琴誕生了。同時,由王福義創作的大型曆史劇《魂系黃龍府》登上了吉林省首屆藝術節的舞台,囊括了本屆藝術節的各項大獎,一舉奪魁,并驚動了國内戲劇界的專家、學者,他們從全國各地雲集黃龍府,在這裡召開新興劇種研讨會。中國劇協會長郭漢成說:“黃龍戲在劇種建設上确實有了一個了不起的飛躍,黃龍戲在全國隻有一家,它不僅是農安的、長春的、吉林的、更是我們民族的、國家的!”郭老為黃龍戲揮筆題詞:“民族瑰寶”并給予極高贊譽。

  黃龍戲的藝術特色

  唱腔:黃龍戲的唱腔音樂屬于闆腔體式,可以分為南腔和北腔兩種。其中南腔以吸收遼甯、冀東影調的成分較多;而北腔則以吸取吉林、黑龍江影調的成分為較多。黃龍劇在當時創腔的時侯,采用了以下三種辦法:一、對皮影戲音樂中原有的曲調,根據劇中人物的需要盡量加以利用;二、對那些不足以完成塑造人物音樂形象的曲調,則主要吸收東北大鼓、單鼓和其他民間音樂來加以補充;三、對戲曲中必不可少的、而在皮影戲音樂中又無法提供的那些部分,則采用從京劇、評劇等大劇種中借鑒、吸收。

  在黃龍戲的發展實踐中,最終逐漸形成了慢闆、慢三眼平闆、快平闆、流水闆、滾闆、散闆、搭調、尖闆、溜闆、鎖闆等諸多不同的闆式。黃龍戲又根據傳統的稱呼區别,按唱段與感情,分為思量出子、惆怅出子,歡喜出子、誇獎出子、悲調、數落唱、疊落唱;按照各劇種的字數、音節、轍韻的不同,又分為五字賦、七字錦、三頂七、十字錦、硬折、垛口句、啰嗦句等。在各種行當中,黃龍戲以老生、小花臉、花旦、青衣的唱腔個性比較鮮明。

  樂器:黃龍戲的伴奏樂器以改革高胡(領奏樂器)、四胡、三弦為主,另有二胡、中胡、揚琴、笙、大提琴、倍提琴、琵琶、中阮、竹笛、唢呐等。其中的改良高胡系根據皮影戲高胡改革而成,以桐木闆代替原來的蟒皮,使得發音既保持了高胡的響、亮、脆的特點,又克服了原先音量窄的缺點,伴奏效果較好。黃龍戲的打擊樂器與評劇的武場伴奏的樂器基本相同。

  表演:黃龍戲的表演上主要是借鑒京戲和評劇的表演程式,并從人民群衆的現實生活中提煉了不少表演動作,使得其在表演、音樂、服裝和人物造型等方面都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基本上形成了本劇種的特點,同時也培養了一批有一定成就的演員。

  作為一個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黃龍戲的表演、唱腔、曲白都有着對遼金曆史、東北文化尤其是吉林文化、民間戲曲等多方面的承載與演繹。然而,與它豐富的價值和獨特的魅力相比,當前的研究其實還僅限于表面的感受點評,深入系統的研究尚未進行,而在黃龍戲現在這個前途未蔔的力圖複興期,這種研究顯得更為迫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